關鍵字:病徵
-
內外痔忍半年用偏方反惡化! 女性痔瘡成「難言之隱」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84痔瘡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女性尤其是孕婦族群,因子宮膨大、腹壓增加,造成直腸肛門壓力上升,更容易好發痔瘡,但又因為病徵位置私密,多數的女性深受其擾卻不願就醫,常會等到症狀非常嚴重出血、腫脹疼痛時才求助,反而讓它變得更為嚴重,甚至必須得挨刀除痔。 -
全民心運動!首重三高控制 醫師提醒:有徵兆及早就醫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9740有三高困擾的民眾容易引起一身病痛,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會透過血液漸漸影響到人體的心臟、腎臟甚至是腦部等各個器官,日前健康傳媒與東生華製藥聯合主辦的衛教公益講座,特別邀請臺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醫師、新北市立土城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范珮宜、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魏丞駿,分別以「心絞痛怎麼辦、高血脂預防與治療、高血壓治療趨勢」3大主題來與民眾分享相關的知識,希望當身體出現警訊時,大家可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新增1例MIS-C與1歲童死亡 羅一鈞再提醒兒童重症表徵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1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6)日宣布新增4.6萬例本土病例,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的年輕個案中,有1名年僅1歲男童因腦炎過世;另有1位20多歲男性,因自發性腦出血過世。 -
醫憂流感、肺炎雙重感染恐導致死亡再攀升 羅一鈞釋疑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63近期開始接種公費流感疫苗,而天氣轉涼,以及「免疫負債」海嘯,各界預期流感的感染者會增加。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有研究指出Omicron與流感的雙重感染不容易造成重症。 -
在家也能簡單做腹膜透析! 花蓮慈濟出書教你認識透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910慢性腎臟病是腎臟退化的疾病,台灣有170到200萬的腎臟病友,慢性腎臟病的認知率卻不到1成,原因正是慢性腎臟病通常無症狀,難以察覺。醫師建議可觀察自己有沒有慢性腎病五字訣:泡水高貧倦,也就是觀察自己尿尿後泡泡多不多,以及身體是否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如有相關症狀建議就醫諮詢。 -
每秒30張影像揪瘜肉阻大腸癌 AI瘜肉偵測獲TFDA許可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426由台大醫院與國泰綜合醫院以及提供AI醫療影像解決方案的雲象科技,3方合推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以每秒30張的影像辨識能力偵測腸道並標示瘜肉,即使是肉眼不易察覺的扁平或凹陷型瘜肉,也可揪出。這套偵測系統獲得衛福部TFDA醫材許可,加入打擊國人癌症之首「大腸癌」防治工作,未來AI也會投入輔助,加強大腸鏡檢查效能,提升大腸癌篩檢品質。 -
你有「第四高」嗎?三高控制不佳 當心導致「高腎壓」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21近日衛福部公布110年最新國人死亡統計,腎炎、腎病症侯群及腎病變已連續18年入榜10大死因。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陳宏麟理事長指出,如果沒有及早發現並控制慢性腎臟病,可能造成腎衰竭或死亡,且腎病變與同樣榜上有名的糖尿病、高血壓息息相關,若三高控制不佳,容易導致第四高「高腎壓」,因此提醒大眾、特別是三高族群更要小心、應定期追蹤腎臟功能。 -
兒童MIS-C高峰推估9月底到10月中 孩子要儘快打疫苗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3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6)日公布單周的兒童青少年重症情形,7例兒童重症,其中5例是MIS-C另外有哮吼與肺炎各1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這7人僅1人接種過1例疫苗。而211例兒童重症個案中,有86%,也就是182位小朋友都沒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