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病毒共存
-
台大醫院新書《那些病毒教我們的事》 回顧大疫年紀事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42新冠疫情來到第3年,迎接曙光之際,台大醫院將這兩年多的經驗為文成書,讓我們能夠反思《那些病毒教我們的事》。在2020年初,醫院發訊息提醒同仁,關注在中國武漢的肺炎感染案;1月6日啟動雙重檢傷與特別診分流機制,才能在1月底發現國內第2例確診個案。當日啟動院級疫情中心會議,並且每日密集向各部門公開院內情形,且修訂資訊,包含更新檢傷標準以及員工健康監測等。 -
Discovery《後疫情時代》突破創新 遠距醫療手術0時差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156從2019年底中國武漢傳出不明新型病毒,以及PTT的「護國文」出現後,全球各國開始長達3年的抗疫;而我國的防疫成績相當優秀,成為國際間的典範。Discovery即將播出紀錄片《後疫情時代》,記錄這場百年大疫衝擊全球,已有6億人染疫,帶走上百萬的性命。在2020年初病毒開始擴散時,Discovery與寶佳基金會合作拍攝紀錄片,記錄台灣人在各領域的突破與創新,更讓台灣走上國際舞台。 -
學者質疑「與病毒共存」政策 王必勝:穩健開放不回頭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74台灣將在13日實行0+7新制,宣布重開國門,邊境解封,迎接國外觀光客。然學者詹長權在FB批評指揮中心未能將確診數壓低,同時質疑現行的「與病毒共存」政策,不能有效降低確診數。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提出數據強調我國防疫成績可圈可點,且現行的防疫政策是與病毒共存,不走回頭路。 -
本土+32068!死亡+57 4旬男打滿3劑疫苗癌症轉移殁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3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0)日宣布新增3萬2068例本土個案、133例中重症案例、57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較昨(9)日病例數1萬2389例,減少27.9%,與上周一相比,減少1309例,下降3.9%。這是近半個月以來,單日確診人數首次出現下降趨勢。 -
讓肌肉成為免疫調節器官 醫師提醒「運動增肌」抗百病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2784與病毒共存已是全球因應疫情的趨勢,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流感疫情,以及10月13日大開國門的時刻,讓你的肌肉也成為免疫調節器官吧。 -
兒童急診人滿為患 醫師曝「免疫負債」已經悄悄啟動!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381近年所有人都戴口罩勤洗手,不少孩子近兩年都沒感冒,也沒感染腸病毒。雖對家長來說看似很好,但醫師則不這麼認為。謝宗學醫師表示,現在還是秋天,「免疫負債」已經啟動了!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醫師在粉絲團「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表示,目前第1線觀察到多是流感、黴漿菌與病毒性腸胃炎,說明這些病毒已經開始反撲。「過去(因勤洗手、戴口罩)被封印的各式病原體,在沒抵抗力的孩子間流竄。」 -
確診能請哪些假? 勞工無法上班有補助領!懶人包整理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5148新冠疫情期間,民眾已漸漸習慣與病毒共存,但當自己確診或同住親友確診,需要居家隔離,該如何向公司請假呢?這段時間無法工作;沒有薪水又有哪些補助可申請呢?《NOW健康》今日為大家整理確診請假、補助懶人包,民眾別忽視自身權益。 -
Omicron大流行洗腎病人如何自保? 醫:這樣做就對了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25根據2021年美國研究調查發現,血液透析患者感染COVID-19死亡率高達26%,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腎臟內科主任陳永泰表示,血液透析患者是COVID-19感染的高危險群,不但容易被感染,其感染死亡率也比一般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