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痔瘡
-
產婦坐月子不忌口 狂嗑麻油雞內痔竟噴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798臨床上,痔瘡成因多。久坐久站、因病長期臥床、缺乏運動、蔬果攝取不足,懷孕婦女易受壓迫、過度肥胖,以及後天性疾病如肝硬化、腹水,腹腔內腫瘤和攝護腺肥大等,都可能造成痔瘡。 -
印度裔美國老翁 來台接受海福刀治攝護腺癌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937崔克宏醫師指出,傳統外科手術治療攝護腺癌,採整顆摘除方式,約有三成患者術後出現尿失禁、性功能障礙。而海福刀治療僅利用微波就可殺死癌細胞,不用開腹,從肛門進入腹腔,利用探頭釋放高溫微波,殺死攝護腺裡的癌細胞,但能保留神經組織,不會影響性功能。 -
糞便無潛血竟罹癌 高危險群大腸鏡追蹤不可少
癌症新知 / 腸癌3652澄清醫院柏忕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羅鴻源表示,目前大腸直腸癌篩檢以糞便潛血為主,缺點為如屬潛血反應陽性,可能是上消化道、發炎或痔瘡造成的出血而被混淆。 -
腸癌發生率居高不下 中西醫合併抗癌成顯學
癌症新知 / 腸癌4290大腸癌患者普遍為多食蛋白質、高脂肪、高膽固醇、低纖維且缺少運動。大腸癌初期少有症狀,當患者感到腸道阻塞、便秘或出血時,多已是末期。人生中醫診所院長楊永榮博士表示,當便血或大便中帶有黏液、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大便變細、總有便意、腹痛、腹脹、體重減輕、胃口變差、貧血或長期痔瘡出血不止,尤其是便血中帶有黏液時,應立即請醫師作進一步檢查。 -
比丘尼隱忍痔瘡20年 穴位療法擺脫宿疾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912一位出家30多年的比丘尼,罹患痔瘡已長達20年多年,從原來的排便不順、偶爾出血,內痔隨著時間漸漸增大,最後竟脫肛而出。振元中醫診所羅永欽醫師表示,這位年約50多歲的比丘尼,就診時訴說長期忍受痔瘡之苦,期間不僅引發火氣旺盛,一個月內至少有半個月必須忍受嚴重口臭,嘗試過各種退火方式也沒有成效。加上每次如廁都要花20分鐘以上,完畢後還須清洗,甚至將脫肛內痔塞回。每1至2個月就會嚴重出血,一發作就是持續7至10天,簡直苦不堪言。 -
內痔釀成脫肛出血 穴道刺激擺脫隱疾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493女性患者尤其忌諱就醫,若加上長期便秘的情況,肛門長時間用力不當,使得肛門管黏膜下層的靜脈發生曲張,久而久之會合併黏膜和肛門周圍皮膚的脫垂。每次上廁所不僅會流血,更有人上完廁所後滿身大汗,還得沐浴換衣,苦不堪言。 -
女師得痔難啟齒 中醫穴道治療免尷尬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360收治黃老師的振元中醫診所羅永欽醫師表示,患者自訴每到夏天上完廁所一定要洗澡,因為用力解便而滿身大汗,有時候還會出血。5年前患者前來就診時有4顆嚴重脫肛內痔,其中兩顆竟有玉荷包荔枝般的大小,採用傳統點藥使其脫落;另外兩顆痔瘡則約藍莓大小,透過穴道刺激療法,患者無須忍受疼痛就能將痔瘡治癒。 -
便祕女狂拉血便 錯把潰瘍性結腸炎當痔瘡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54書田診所大腸直腸肛門科醫師沈希哲表示,潰瘍性結腸炎屬非特異性發炎性腸炎,好發於20到40歲的青壯年,男女比例為1:1.2,在大腸直腸科佔潰瘍性大腸炎的20%到55%。其中有1%患者在5年內症狀會逐漸向上延伸,演變為潰瘍性大腸炎。相關研究指出,環境、免疫機能、腸胃菌落及遺傳等因素交互作用可能導致潰瘍性結腸炎,但致病轉機不明,治癒後仍可能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