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瘧疾
-
今年首例瘧疾境外移入 5旬瑞士男1月中發燒確診惡性虐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876衛福部疾管署今(1)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為50多歲瑞士籍男性,去(2022)年12月下旬至今(2023)年1月上旬曾至西非象牙海岸共和國,但未服用瘧疾預防用藥;1月9日入境後連同出現發燒、頭痛症狀於1月17日就醫,採血檢驗發現疑似瘧原蟲,經通報檢驗於1月20日確診感染惡性瘧 (又稱熱帶瘧),為今年首例瘧疾境外移入病例,個案經治療已出院,衛生單位將持續追蹤個案健康狀況及檢驗報告。 -
內耳3病症相互影響 耳鳴、眩暈、重聽逗陣來難招架!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84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許多耳鳴病患會因為初期耳鳴症狀不明顯,僅夜深人靜時才聽得見,因此忽視耳鳴不做積極治療,直到發生眩暈或重聽時,才驚覺內耳疾病會相互影響,甚至同時發生,內耳疾病接踵而來。然而,耳鳴、重聽和眩暈又有「內耳疾病3兄弟」之稱,主要是因為這3種疾病存在相互關聯性,三者發生主因與內耳的前庭、耳蝸和耳蝸旁的3個半規管等之病變有關。 -
日落之後就耳鳴影響夜晚難入睡 耳鳴帶來失眠惡性循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62內耳血管阻塞常見是由於老化引起,因為內耳血管循環不良、神經退化萎縮等因素引發耳鳴。中老年人往往睡眠品質差,進而誘發耳鳴,抑或耳鳴愈大聲就愈難入眠,造成失眠和耳鳴互為影響;而年輕患者常因為用腦過度、緊張、焦慮、過勞或面臨業績壓力等,容易造成內耳血管過度收縮、血流不暢,也會引發耳鳴,臨床上常遇見電腦工程師、年中作帳的會計師或面臨大考的考生,都是耳鳴好發族群。 -
中研院篩選5種抑制新冠病毒老藥 薄荷與紫蘇效果顯著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525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主任洪上程表示,研究團對包含各領域10多名研究學者,先收集美國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共2,855個可使用於人類與動物藥物,同時也在傳統中藥草典籍中,挑選200種有治療病毒感染中草藥,發現15個區有潛力藥物,再用倉鼠展開動物實驗,發現5種能抑制病毒的「老藥」。 -
奎寧治新冠肺炎致死率高? 張上淳:關鍵在安全劑量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262根據《CNN》報導,研究顯示,服用奎寧的患者,死亡率比未服用者高出1倍多。這項研究21日發布在醫學預印本發表平台MedRxiv,但尚未正式發布。研究中分析368名確定患者,97名患者服用羥氯奎寧,死亡率為27.8%,58名未服用此藥,死亡率則是11.4%。 -
瑞德西韋發現有肝腎異常副作用 奎寧易誘發心律不整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5344台大公衛學院碩士學程主任陳秀熙表示,實驗藥瑞德西韋在恩慈療法的基礎上,發現53名測試新冠肺炎病人中,68%症狀有改善,47%已經痊癒出院。相對其他治療方式患者,不論輕、中、重症病患,平均住院天數都減少約50%,並且中、重症患者也容易減輕症狀,增加痊癒出院機會。 -
【新冠肺炎死亡累計5例】國內單日死亡添3例 指揮中心研判慢性病增加重症風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1指揮中心日前資料,第34例患者是日前北部醫院群聚指標個案,引發多人群聚,包含家人、護理師、同病房不同病室的病人與探病者感染,曾經讓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脫口而出「林口」二字,確認沒有出境紀錄,研判在國內感染。 -
國人出國旅途中死亡發生率 平均每10萬人就有1人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28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醫師林益卿表示,觀光局統計100年至107年期間,出國旅遊人次年平均成長率為8%,而20%至70%旅客曾於旅途中出現健康問題,其中1%至5%旅客曾尋求醫療協助,0.01%至0.1%旅客需要急診治療,其中約每10萬名旅客中,就有1位在旅途中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