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癌因性疲憊
-
護髓解毒增強癌友免疫力 中西醫聯手延長生命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346目前西醫治療癌症,認為採取開刀移除病灶、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殺死癌細胞等方法最有效,然而殺死壞的癌細胞同時,正常細胞也容易同步被消滅,造成患者抵抗力與免疫力下降,精氣大損。陳瑞聲醫師認為,倘若骨髓因化療細胞受損,易引發白血球、血紅素、血小板不足,導致癌因性疲憊症。此外,在癌症漫長的治療過程中,嘔吐、暈眩、體力變差等生理反應,都容易讓癌友們心灰意冷,喪失治療動力,而西醫對化療後副作用,骨髓抑制只能採急救方式,無法針對修復骨髓造血細胞免疫功能治療。
-
中醫輔助治癌症 抑制擴散轉移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606陳瑞聲醫師指出,想要控制癌症,抑制癌細胞,避免繼續惡化,所以使用化放療來治其果,但因未消除,復發機率高,尤其是已經擴散的癌瘤。中醫用「消瘤方」清熱解毒,從全身的血液、淋巴組織,慢慢地清理排毒,減少癌幹細胞的養分供應,且癌細胞最怕人體溫度的改變,最後癌瘤縮小,癌細胞無法擴散轉移。 -
熱療緩解化放療副作用 輔助抗癌成趨勢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144熱療是常見的物理治療方式,除了可舒緩化放療副作用,同時促進自體免疫力及新陳代謝,加強放化療藥物流向腫瘤病灶。 -
豬哥亮大腸癌住院 新國病威脅全民健康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967正記中醫診所院長陳瑞聲醫師說明,大腸癌與多數癌症一樣,成因可分為基因與非基因,基因屬先天性遺傳,非基因是後天性,跟環境中所接觸到的食物、藥物、食品添加業、化學工業品、荷爾蒙、農藥、重金屬、細菌、病毒、輻射、醣類等,多年累積在體內的熱毒有關。 -
化療體力差 運動輔助加漢方可改善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920中醫癌症專科醫師陳瑞聲表示,化療進行期間的前3天,癌友體力最差,抵抗力最弱,白血球太低,有感染的危險。血小板、血紅素也太低,易發燒,感覺異常疲倦、無力、暈、痠痛及骨頭痛。 -
癌症化放療配合中醫護髓 增強免疫少痛苦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546根據中醫癌症專科陳瑞聲中醫師表示,癌症已蟬聯34年國人死因榜首。當檢查到罹癌時,2B以前應用西醫手術、化療等治療方式預後良好,一般手術後要等到傷口完全癒合才做化療。因為化療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殺死正常細胞,其副作用之一就是骨髓抑制。簡單的說,就是化療藥劑傷到骨髓造血細胞,使造血功能下降,造成白血球、血紅素、血小板數量不足。 -
擊敗女性癌症頭號殺手 中西醫共治救乳癌患
癌症新知 / 乳癌4886喜豐堂中醫診所院長葉金隆醫師以中醫的角度談癌症,指出癌症是因為生活中充滿各式各樣的毒素,而這些長年累積於體內的「邪毒」無法代謝排出所致。中醫治癌的「消、清、扶正」三準則,就是直接「消」滅癌細胞,縮小腫瘤硬塊;「清」除淋巴系統積藏的毒素,破壞癌細胞賴以生長的環境;「扶正」自體免疫功能,強化體內自癒力。 -
卵巢癌化療後免疫下降 中西醫合治提升存活率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364西醫治療卵巢癌,多會移除兩側卵巢、輸卵管、子宮、附近淋巴結與腹部脂肪組織,以免癌細胞進一步擴散。動過手術後,患者可能還是需要接受化學治療,這樣才能徹底殲滅癌細胞。但化療容易產生癌因性疲憊症,讓身心勞累,免疫功能下降。每一次化放療會累積增加毒熱在體內殘留,最後傷害骨髓細胞及黏膜,產生骨髓抑制副作用,造成免疫功能製造能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