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癌症化療
-
肺癌中西醫合併治療 中醫改善肺癌治療副作用降低復發
癌症新知 / 肺癌5232肺癌在台灣的發生率居高不下,108年癌症增加數以肺癌位居第1,而肺癌病人大多數是男性,患者年齡大多在 50歲以上。西醫的手術、化療、放療及標靶等治療,難免會都有副作用,若可配合中醫來緩解肺癌症狀,降低化療、放療的副作用,調理體質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也可提高修復速度。 -
每天掉超過100根頭髮正常? 這些藥物恐引來落髮危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92健康人平均有10萬根頭髮,每個月長1公分,每1株毛囊都會經歷生長期、退化期和休止期,然後掉落,重新再長1株,又進入生長期。 -
工廠作業員斷指風險高 顯微重建手指恢復「能屈能伸」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095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鄭旭棠表示,中彰投地區中小型工廠為數眾多,各種職災事故在所難免,其中手外傷的急診病人不在少數,以上述兩位患者為例,都是在工廠工作時,因機台操作不慎,導致機器夾斷大拇指,經4小時顯微重建手術,依序接合骨頭、肌腱、神經、動脈和靜脈,病人也於術後5天左右順利出院。 -
衛福部賑災專戶1天湧入2億元 台鐵事故善款破4.5億元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46上周五(4月2日)台鐵太魯閣號408車次事故,導致50人死亡、200多人受傷,衛福部在上周六(4月3日)緊急設立賑災專戶接受捐款,昨(6)日累積金額約2億元,僅1天今(7)日捐款翻倍,統計至上午11時,共有25.9萬筆捐款,金額累計4.52億元,捐款上升速度非常快。 -
下周一再擴大AZ疫苗施打資格 指揮中心:望全民配合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67昨(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開放新冠疫苗接種排序第1類(醫事人員),都能登記接種牛津AZ疫苗,今(7)日宣布,4月12日將再開放第2類與第3類對象施打疫苗,總計將有61.3萬人符合資格,指揮中心將視施打速度,討論是否保留第2劑接種疫苗份量,呼籲符合資格民眾踴躍登記施打。 -
今新冠「+0」重症2個案解隔離 美洲與歐洲疫情續上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60台灣新冠疫情仍然保持安定,今(7)日未新增任何新冠個案,2名曾新冠重症用到葉克膜或呼吸器患者,新冠病情緩解已解除隔離,但仍藉由呼吸器維持肺部功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雖然國內狀況安定,但國際疫情持續上升,印度洋島國模里西斯,移出中低風險國家。 -
「可以讓我再抱抱她嗎?」令人鼻酸 專家憂PTSD照護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08台鐵太魯閣號408次列車出軌意外,造成嚴重傷亡,電視新聞節目持續播放令人鼻酸的場景,精神科醫師提醒,有憂鬱傾向的民眾最近應該避免接觸這類讓人感傷的訊息,生還者與救災人員則應多做預防,以免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 -
你的頸部脂肪肥厚嗎? 研究:雙下巴是血管疾病警訊!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63這項研究發表在《國際肥胖期刊》,格拉納達大學(University of Granada)研究團隊以了斷層掃瞄分析139名年輕健康成人(68%為女性)身體脂肪分布狀況,研究發現,不管總脂肪、內臟脂肪多寡,頸部脂肪積累較多者,較容易出現更高的心臟代謝風險。頸部脂肪組織(雙下巴和位於肌肉間和頸椎周圍的脂肪)屬於久坐年輕族群的肥胖、心臟代謝風險和促炎問題的重要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