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癌症患者
-
補體素40年優蛋白領導品牌 聽見癌友營養補給需求心聲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621980年代之際,台灣經濟快速起飛,人們對於消費營養品的風氣正待開啟。思耐得生技總經理范明義表示,當時由荷蘭Nutricia台灣分公司將含高蛋白的補體素引進市場,醫師多半會推薦給手術後營養不良、身體虛弱或是需要攝取特殊高蛋白營養的人食用,據悉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當時在住院期間,也常以補體素來補充體力。 -
化療後副作用讓男子四肢麻木 中醫針灸找回手指知覺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866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王崧表示,門診常到許多如楊先生相同處境的抗癌患者,雖然抗癌成功,但藥物的副作用卻讓生活品質變得不佳,儘管嘗試過各種方法,卻都不見效,往往抱持最後一絲希望尋求中醫協助。 -
近6%胰臟癌患者有BRCA基因突變 精準治療化險為胰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6811月19日是2020世界胰臟癌日,世界胰臟癌聯盟將今年主題定調為「Demand Better」,期盼患者能擁有更佳的治療選擇,延長存活期,提高生活品質。 -
慢性病患者是肺炎高危險群 只施打流感疫苗還不夠!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601成年慢性病患者因社區性肺炎住院的比例較一般人高出約3到9倍。罹患肺炎時,務必盡快就醫接受治療,若持續惡化恐導致死亡。肺炎是台灣10大死因第3位,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
5癌友1人死於營養不良 治療副作用易發生進食困難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3093王輝明進一步說明,癌細胞會造成身體機能失衡,身體的分解速度大於合成速度,肌肉量不斷分解,人就不斷消瘦下去,根據國外研究調查顯示,約80%癌症病患都曾有營養失調的問題,進而被迫中止治療或降低用藥劑量,使治療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臨床中每5人就有1個癌症患者是死於營養不良而非癌症本身。 -
癌友「炎值」破表降存活率 營養師提醒「食體倦」警訊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3659因癌友對營養、抗發炎營養素等需求與一般人不同,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孫麒洹醫師建議癌友諮詢醫護人員進行醫學營養介入,因應每日營養需求,輔以癌症專用營養品,打造最佳抗癌/抗炎體質。 -
提升胰臟癌存活率 再生緣與彰基啟動臨床NK細胞療法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44335研究中1名85歲男性病患罹患胰臟癌,因年歲已高且病情嚴峻,合併多發性肝轉移、原因不明器質化肺炎,主治醫師原不建議進行積極治療,但病患與家屬仍不願意放棄任何希望,經醫師評估後進行免疫細胞療法、溫熱療法及化療的合併治療。約3個月療程後,腫瘤明顯縮小,且沒有產生副作用,至今已健康生活3年,與家人一同完成了更多生命中的待辦事項。 -
疼痛科醫師反對tramadol止痛藥禁用條款 食藥署說明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5012疼痛醫學會理事•台中榮總疼痛科主任醫師吳志成表示,臨床面對中重度疼痛,多會使用tramadol成分類嗎啡類止痛藥品,例如癌症患者,作用原理在於藥物能調控或抑制中樞神經傳遞痛覺訊號,讓痛覺抵達大腦訊號減弱,達到止痛目的,由於類嗎啡類止痛藥品同樣也是管制藥品,必須要有醫師處方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