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癌症登記
-
世界抗頭頸癌日將至!高風險族群勿輕忽 2年1篩揪病變
癌症新知 / 口腔癌4567國際頭頸部腫瘤聯盟將每年7月27日訂為「世界抗頭頸癌日」,以提升國人對口腔癌防治的正確觀念。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台灣每年逾8千人罹患口腔癌,平均每天約有23人新診斷為口腔癌,患者中有9成為男性、逾8成有吸菸習慣、7成有嚼檳榔行為、超過5成會抽菸及嚼檳榔。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呼籲國人,遠離口腔癌把握「拒菸檳」、「定期篩」、「早治療」3原則。 -
食道癌好發50歲以上男性 出現吞嚥困難往往已是中晚期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5403台灣癌症基金會說明,食道癌到了晚期,腫瘤變大造成管腔狹小阻塞,有吞嚥困難的症狀。大多數病人吞嚥時,會感到食物卡在喉部到上腹部之間。其他症狀有吞嚥時會痛、食物逆流或胃酸逆流等,甚至嚴重時會有咳血、吐血、解黑便等。 -
壯年男罹大腸癌併器官轉移 手術與腹腔溫熱化療現生機
癌症新知 / 腸癌3570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張伸吉主任指出,在疫情下很少人前往醫院,導致大腸癌患者發生腸道阻塞症狀,腹部變大了才就醫。情況有多嚴重?張伸吉醫師說明,以前在第0期就能發現,現在發現都在3到4期以上;且以他自己為例,過去臨床上每個星期可以發現2位到3位新增病患,近半年卻是每天新增2位病人,因腸阻塞需要做急診手術的大腸癌病人有3成以上。不過,遇到「多處器官轉移的大腸癌」,目前臨床上仍有機會清除癌細胞並治癒 -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友福音! 口服標靶新藥將納健保給付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369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指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為歐美國家常見的白血病,在亞洲的發生率很低,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整年度新增 241 人,占白血病發生人數9%,多數患者早期並無症狀,均在健檢時因白血球過高而意外確診。 -
抽菸、嚼檳榔易患口腔癌! 把握3大要點降低死亡風險
癌症新知 / 口腔癌3688預防口腔癌除了不要養成吸菸或嚼檳榔習慣外,根據臺灣大學的研究實證顯示,定期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21%晚期口腔癌的發生風險及26%口腔癌的死亡風險。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早期檢查早期治療,不僅顏面外觀及口腔功能較不受影響,生活品質也較好,5年存活率更高達8成,但若延遲發現或置之不理,未積極治療,則晚期個案存活率通常不到4成! -
李玟二姊證實CoCo生前罹乳癌 女性頭號癌症如何防?
癌症新知 / 乳癌33637國際天后CoCo李玟疑似長期飽受憂鬱症之苦,7月2日輕生送醫,不幸於5日過世,享年48歲,據了解,她在被送至醫院呈現腦死狀態。香港媒體報導,除了憂鬱症,李玟於半年前罹患乳癌,為了不讓媽媽擔心,她隱瞞病情獨自1人到醫院開刀,當時連夫婿Bruce並未在旁陪伴。 -
避免大腸癌奪命!民眾把握公費檢查 早期發現存活率高
癌症新知 / 腸癌9775國健署癌篩資料顯示,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35%死亡率。國健署長吳昭軍說,定期做大腸癌篩檢非常重要,早期並無症狀,只有透過篩檢,才能提早發現,一旦出現腹脹、腹痛、排便不順或出血等症狀,幾乎都已經到了晚期。 -
癌友自殺率高出一般人10倍 醫剖析罹癌這段期間是高峰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188台大公衛學院統計1987至2007年全國癌症登記檔案資料庫,分析台灣癌症患者自殺死亡比例,結果發現,台灣每年每10萬人中約110名癌症病人自殺,而一般人口自殺率則為每10萬人中10幾人。換算下來,癌症患者自殺率高出一般人10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