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癌細胞轉移
-
李國修大腸癌病逝 醫籲:定期篩檢腸保健康
癌症新知 / 腸癌4421根據衛生署最新公布得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已連續4年成為罹癌人數最多的癌症,去年新增大腸癌患者比前年增加1552人、增幅高達12.4%。此外,包括前總統李登輝、知名法醫楊日松等人,亦是大腸癌患者。
-
乳房腫瘤大如壘球 婦人失血休克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2475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拇山國際醫療癌症特別門診專任醫師夏和雄表示,這名婦人其實早在10年前就發現胸部長了小腫塊,當時就醫時醫生要求回診做切片,但她想起自己好友癌症治療過程的恐怖經驗,嚇得不敢回診,只有自行尋求中醫等民俗治療。 -
專題》國人飲食西化 大腸直腸癌罹患率攀升
癌症新知 / 腸癌3257若民眾有定期接受全身健檢的習慣,相信早期發現大腸直腸癌不是件難事!在大腸直腸癌第零期時,癌細胞侷限在黏膜表皮的病變、且通常是惡性的,但若能確診此癌細胞僅僅是「原位癌」,其實只要利用手術或內視鏡將病灶除去即可,並不需要接受如化學治療等方式,不過須注意術後一定要記得定期接受複檢,以了解癌細胞的發展。 -
專題》預防攝護腺癌 飲食減重多管齊下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38攝護腺癌是中年男性特有的癌症,好發年齡在65至75歲之間,隨國人飲食西化,近年有逐漸增加趨勢。據統計,50歲以上男性當中3人之中就有1人可能檢查出攝護腺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任葉劭德醫師表示,早期攝護腺癌幾乎毫無症狀,直到腫瘤增長引發尿路症狀才被發現。 -
癌症治療新希望 人體細胞護衛因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5國際前列腺權威、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伍焜玉表示,研究發現人體內的抗癌護衛因子,未來將積極與國外製藥單位合作,將此種物質視為「先導化合物」並製作新藥,以增強身體自身調節能力,為癌症治療開闢另一種可能。 -
婦人運動後狂咳血 電腦勾針找出肺腺癌病灶
癌症新知 / 肺癌2841日前一名50多歲婦人運動後突然大量咳血而就醫,電腦斷層發現在胸部有一個僅0.7公分的毛玻璃樣陰影,由於病灶小、又位在肺臟深處,新光醫院腫瘤科及胸腔內外科醫療團隊以勾針術合併胸腔鏡手術,順利在小範圍內取樣並切除病灶,後來證實為早期的肺腺癌,患者術後恢復良好。
-
單親罹癌無力就醫 醫籲:勿忽視身體警訊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446台南市立醫院近來發現幾個來自單親家庭的罹癌案例,皆因肩負經濟壓力而忽視身體警訊,造成癌細胞轉移不自知而延誤治療,治療後又因費用而試圖放棄。血液腫瘤科醫師蔡長松提醒單親家庭民眾,應對健康更有警覺心,雖然背負經濟壓力,但留得青山在,照顧好身體才是維持家庭的根本之道。
-
視力模糊眼茫茫 小心是肺癌前兆
癌症新知 / 肺癌4099張媽媽到醫院後在醫院義工協助下,掛進神經科,腦部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兩個一公分大小的腫瘤,醫師建議張媽媽住院,但在住院的例行胸部X光檢查後卻發現肺部也有異常陰影,一系列檢查與切片後,這才發現張媽媽罹患晚期肺癌,並已出現癌細胞轉移的現象,經由胸腔科醫師解說後,張媽媽及家屬才了解這三個月,視力模糊及身體所發出的不適感,是由於肺癌所引起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