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發炎
-
慢性腎病易貧血留意5徵兆 中西醫合併治療提升復原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4275歲陳先生為膀胱癌與慢性腎臟病第3B期患者,左邊的腎臟已經萎縮到只有7.78公分,腎臟功能下降。前陣子因為手腳冰冷、疲倦、容易喘,檢查發現血紅素只有8.4 g/dl,診斷為「腎性貧血。西醫每月予以紅血球生成素(EPO,又稱為造血針)注射治療,後續搭配中醫抑制發炎治療後,整體復原情況明顯提升。 -
遶境活動3階段小錦囊 快走訓練助提升心肺功能和肌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428每年宗教進香或遶境活動,總吸引許多信眾參與,但長時間步行且速度快可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一天步行5至8小時甚至更久,不僅考驗耐力,也容易產生疲勞性傷害。醫師提醒,長時間步行可能造成健康危害,繞境前應先評估體力,也可加強訓練肌耐力幫助順利完成遶境活動。 -
眼睛癢紅腫怎麼辦?千萬別亂揉! 專家指導緩解與預防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7441春暖花開,眼科門診中「過敏性結膜炎」患者明顯增加,眼睛乾癢、有異物感,且充滿血絲,症狀嚴重時,模樣嚇人。三總一般眼科科主任呂大文醫師提醒,如有上述症狀,千萬不可用力揉眼睛,以免誤傷角膜或造成急性結膜水腫。建議以冷敷方式減緩眼睛搔癢不適。 -
排便或放屁「氣味異常」恐大腸癌? 注意4大排便警訊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7435排便狀況是身體健康的重要指標,糞便的顏色、形狀,以及排便習慣的改變,都可能反映出潛在的健康問題。因此,日常生活中密切關注排便情形至關重要。究竟有哪些排便警訊需要特別留意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排便警訊」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4大排便警訊。 -
青春痘正確用藥保持「好臉色」 青春痘用藥圖解懶人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393青春痘(痤瘡)是常見的皮膚問題,春夏交替時,溫度和濕度變化易加重不適。食藥署指出,透過正確的藥品治療和適當保養,青春痘是可有效控制的。食藥署提醒,青春痘若處理不當,可能會留下永久性色素沉澱或疤痕。為能保持「好臉色」,除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與正確的清潔保養之外,也應確認自身青春痘狀況,對於用藥有疑問,請諮詢醫師或藥師,讓專業幫助您擺脫青春痘困擾。另外應避免迷信偏方,也切記不要透過網路平台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如此才能更安心有效地對抗青春痘。 -
別再對油脂誤解!聰明補對健康油脂 讓你吃出聰明活力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7160許多人對脂肪避之唯恐不及,認為其為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然而,脂肪實為必需營養素,是能量的重要來源。脂肪可分為飽和脂肪與不飽和脂肪,其中飽和脂肪過量攝取可能損害心血管健康。Omega-3、Omega-6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則對身體有益,但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須透過飲食攝取。本次將關注「好油脂食物」,探索富含健康脂肪、有助維持身體機能的食材。《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好油脂食物」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8大好油脂食物。 -
術前注射止痛劑阻斷痠痛訊號 斷開疼痛記憶降術後痛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3721名年逾7旬的長者腰腿痠痛、腳麻長達10年之久,痛到坐立難安、如廁卡關,就醫檢查後發現是腰椎滑脫壓迫神經導致劇痛,需要進行手術治療。考量到長期疼痛會在患者大腦留下記憶,影響復原進度,醫療團隊為其打造「個人化多模式微創腰椎痠痛控制策略」,術前先注射止痛劑斷開疼痛記憶,再執行精準的微創手術,患者術後翌日即能自行下床行走,3個月後行動能力恢復如常,開心重拾含飴弄孫之樂。 -
神經泡糖水裡!38歲男驚見白鞋滲血 竟是糖尿病足潰瘍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332體重高達120多公斤的林姓業務經理,平時鮮少關心自身三高狀況,直到去年底出國洽公,隱約發現腳底「痛痛的」,結果步行整天回到飯店,才赫然發現鞋子「滲血了」,脫襪後嚇見腳底板整層皮幾乎脫落,返國後症狀持續惡化,趕忙掛急診檢查,醫師警告糖尿病足,若時間拖太久,「恐怕得截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