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直腸
-
35公分情趣按摩棒不慎卡腸! 醫利用內視鏡從肛門夾出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9331名20歲男子日前不小心將長約35公分的矽膠情趣按摩棒插入肛門,無法取出導致下腹劇痛送醫。羅東博愛醫院醫療團隊在X光透視即時影像導引下,以大腸內視鏡結合特製器械,免開刀成功將異物取出,寫下全台首例經自然孔道(肛門)取出乙狀結腸大型異物的紀錄。 -
不明原因經痛、性交疼痛! 當心子宮內膜異位症恐不孕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7762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婦科主任温國璋醫師解釋,「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原本應該存在於子宮腔內的子宮內膜組織「跑到」子宮外的其他部位生長,且具有似原組織細胞生物功能的一種疾病。依病灶位置可分為3類 -
感染菜花會自行痊癒?醫:延誤治療恐致癌 孕婦要警惕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7609許多人誤以為菜花會自行痊癒,但事實上若不治療,反而會持續增和擴散。延誤治療還可能引發嚴重後果,男性可能增加陰莖癌風險,女性則大幅提高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因此,一旦出現疑似症狀,應立即就醫,而不是抱持「等一等就會好」的心態。 -
夏日清爽飲食竟惹禍? 20歲妙齡女便秘合併痔瘡與肛裂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447「醫師,我上廁所時痛得像被刀割一樣!」一名20多歲女性因夏天常以罐裝沙拉、冰涼飲品代替正餐,甚至經常跳過早餐,導致腸道蠕動減緩、糞便乾硬,最後引發痔瘡與肛裂,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奇美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周家麟醫師提醒,均衡飲食、規律排便,避免腸道疾病上身。 -
國人大腸癌居高不下 甜食成癮和作息不當外還有這原因
癌症新知 / 腸癌12930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居高不下,平均每天有47人罹患大腸癌,而台灣的大腸癌發生率已經是世界第一;這過去被視為中老年疾病的癌症,正快速向年輕族群蔓延,隱藏著現代生活型態對健康的深層影響。 -
13至24歲梅毒感染連續4年上升 性病匿名快速篩檢啟動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13786疾管署為強化我國梅毒及淋病的臨床診療品質與防治效能,疾管署特別委託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由其邀集感染科、泌尿科、婦產科、家庭醫學科及皮膚科等醫學會及相關領域專家,依據最新國際性傳染病治療指引及本土流行病學與臨床實務經驗,共同編製《台灣成人梅毒及淋病臨床診斷、治療暨預防指引》。 -
突破晚期攝護腺癌治療瓶頸! PSMA抗原檢測診療合一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1053074歲的服飾業退休老闆蔡先生,早年健檢發現PSA偏高,誤信只是尋常的發炎,拖了4年,再次因「蛋蛋緊緊的」就醫,檢查已是轉移性攝護腺癌,癌細胞轉移全身,陸續接受手術與荷爾蒙藥物等治療,但治療一段時間後,病症惡化,屬於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幸好後來透過更精準的PSMA正子造影檢查,發現適合接受精準放射標靶治療,第一次治療後便明顯緩解疼痛、精神恢復,不僅重拾日常,更在高爾夫團體賽中奪冠。他以自身經歷呼籲:攝護腺檢查不可忽視,及早發現才能守住健康人生。 -
北市10大死因排名!癌症續居首位 COVID-19退出10大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694113年臺北市死亡人數計1萬9,734人,較112年減少821人(-4.0%),主要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死亡減少754人(-72.3%)所致。死亡率為每十萬人788.9人,下降34.5人(-4.2%)。排除人口老化因素的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307.4人,下降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