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直腸外科
-
總是帶著手機蹲馬桶? 這些壞習慣讓你有「痔」難伸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29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說明,以前上廁所可能會拿著書本或報紙,現在許多人則是拿著手機如廁,一邊逛社群、打手遊,要是遊戲進入緊張激戰,可能一坐就是半個多小時。最近1、2年,收治不少年輕痔瘡患者,詢問病史及生活形態,幾乎都是重度網路及3C使用者,其中不乏大學生、高中生,年紀最輕的是14歲小男生。 -
輕熟女經痛連肛門也受累 原來子宮內膜異位惹的禍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4442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產科主任暨台灣婦科醫學會秘書長洪煥程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台灣生育年齡婦女常見的疾病之一,而經痛是其最明顯的表徵,好發於25歲至45歲。 -
騎車時間過長導致尾椎流膿 「吉普車病」讓他坐立難安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5030李同學表示,本身體毛較一般人濃密,去年和同學從台北騎車到宜蘭遊玩後,尾椎部位異常疼痛,且尾椎部位的皮膚傷口出現紅、腫、流膿等症狀,更讓他無法久坐,起初至大腸直腸外科看診,以為是肛門廔管,但始終未癒,之後陸續看骨科、神經外科、皮膚科等,都無法確診並根治症狀,使得尾椎痛成了難言之隱。 -
這種淋巴組織良性增殖疾病 可能壓迫腸胃道導致便秘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71直到日前因右側肚子甚至逐漸突出而就醫,檢查發現,其後腹腔出現腫瘤,壓迫腸胃道導致便秘,手術取出化驗後,腫瘤竟是罕見的腹部單中心淋巴增生性疾病(Castleman/城堡人疾病)。 -
便秘非小事!她逾半年排便不順 檢查竟發現罕見腫瘤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416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暨消化外科主治醫師王文科說明,許多患者是接受胸部X光時,才意外發現罹患此罕見良性腫瘤,如果是年輕族群出現腹腔腫塊,就應該考慮是否為Castleman疾病。所幸,該腫瘤雖然罕見,但只要手術切除即可,各種不適症狀皆會在術後消失,至於腫塊則很少復發。 -
預防大腸癌 醫師建議從這7招做起
癌症新知 / 腸癌4246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表示,大腸瘜肉為大腸癌的前兆,大多數的大腸癌都是由腺瘤性瘜肉癌化而來;一旦發現建議及早切除以絕後患,能夠有效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
乙狀結腸嚴重扭轉連放屁都困難 老翁險因腸破裂致死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076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敬淳表示,腸扭轉的發生率雖然不高,然而一旦發生,透過X光影像確診,乙狀結腸扭轉呈「咖啡豆」狀,就必須立刻處置,如果患者在家硬撐,或者輕忽症狀延誤治療,都可能因腸壁壞死導致腸穿孔,引發嚴重腹膜炎而危及性命。 -
婦人血便確診大腸癌 新術式可免除人造肛門
癌症新知 / 腸癌3662隨著飲食西化及生活習慣改變,台灣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始終高居不下,連續1、20年蟬聯台灣10大死因排行榜前1、2名,呂宗儒醫師提到,7至8成大腸癌患者為自發性病症,找不到相關家族史。如以年齡進行分析,50歲以上的患者,大都與抽菸、生活習慣不良、長期飲食失衡、嗜吃刺激性食物有關;如在50歲之前發病,則大都是因為基因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