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眼科檢查
-
視力惡化不一定是白內障 糖尿病也會引起視網膜變病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002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黃毓璇表示,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容易造成全身小血管病變,眼睛視網膜血管就是好發部位,這正是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臨床顯示,患有糖尿病的民眾5至10年後,均可能出現視網膜病變。
-
白內障呈現年輕化趨勢 近視度數短期快速增加是警訊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053台北慈濟醫院眼科部主任醫師徐維成表示,水晶體位於虹膜與玻璃體間,可使光線折射聚焦呈現清晰影像。當原本透明的水晶體,因疾病或退化變得混濁,導致視力模糊,就是白內障。而白內障的可能因子除了遺傳、外傷、老化外,5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青光眼、視網膜病變等眼部疾病也會對水晶體造成傷害。 -
魔鬼藏在細節裡 保護孩子視力不只「抗藍光」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745近年來有許多新聞報導指出,生活中的3C藍光會傷害眼睛,但藍光會如何對眼睛造成影響?嬰幼兒又應該如何正確使用3C產品呢?阿包醫生這次特別諮詢我的學妹,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黃柔蓁醫師,來為各位爸媽做說明。 -
失憶不一定失智 老嫗腦中風影響視力記性變差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03875歲女士,主訴約半年前開始,一些新的人名、地址、電話都無法清楚記得,因此她的子女、親友懷疑是不是罹患失智症,安排專業機構進行失智症的評估,結果並無明顯失智症的傾向,但是對於一連串的數目或文字,右側都會漏記或漏看,導致無法記住新的文字內容或電話號碼,故建議至眼科檢查。 -
開車族白內障 手術可減少交通事故發生率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931955歲的陳先生,每天固定路線開車上下班20多年。最近1、2年,視力減退,雖仍看得見,但與周遭車子物體距離的把握度變差,發生了好幾次小擦撞,夜間路標也愈來愈不清楚,開車開得心驚膽跳。到眼科診所檢查才發現原來雙眼都產生白內障,視力掉到只剩0.4。所幸經過白內障手術之後,雙眼視力順利恢復至1.0,眼睛變明 -
係金ㄟ! 眼睛也會長皺紋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33963歲的李阿姨雖然已經進入花甲之年,但保養得宜,所以看起來仍像40多歲的輕熟女。注重養生的她,對日常飲食特別講究,盡量少油少鹽,並且大都選擇天然未加工的食材。一次與友人出遊,登上觀景台以望遠鏡看遠方時,突然發現自己左眼看出去的景色竟然是扭曲變形的,嚇得她趕緊至眼科診所檢查,這才知道自己是患有俗稱「眼睛皺紋」的黃斑皺摺,所幸在接受手術之後,扭曲變形的狀況已經大幅改善。 -
銀髮族治療白內障 重返好眼力不再視茫茫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596吳昱愷醫師分析,想解決白內障問題,必須靠手術治療,手術前,醫師得進行精密評估,了解患者全身和眼睛的健康狀況,以及水晶體中心位置、水晶體厚度、水晶體傾斜角度等資訊,手術才能更加精準,也更能幫助患者恢復視力。 -
乾眼症不利身心健康 醫呼籲:應盡快就醫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82據統計,台灣地區65歲以上人口中,有三分之一患有乾眼症,近年來,3C產品盛行,以致乾眼症患者年輕化。患者通常會感覺眼睛乾澀、發癢、異物感、刺痛、灼熱感、怕風、畏光等,嚴重者甚至會造成角結膜病變,影響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