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睡眠障礙
-
腸躁症藥物治療未見改善? 專家:不妨試試低腹敏飲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64腹痛、腹脹、腹瀉、便秘,這些都是常見的腸胃疾病,但如果持續疼痛,每天拉好幾次,或是好幾天無法排便,可能是腸躁症的表現,研究發現,如果未能妥善治療,採用低腹敏飲食,恐提高睡眠障礙機率,或需要經常請假,影響工作表現。 -
國人40歲以上成人夜尿盛行率近4成 醫曝常見4大原因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95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廖俊厚說,根據國際尿失禁防治協會(ICS)定義,夜尿為「尿意強烈中斷原來的睡眠而醒過來,而這樣的情形1個晚上至少兩次以上」。 -
「可以讓我再抱抱她嗎?」令人鼻酸 專家憂PTSD照護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3台鐵太魯閣號408次列車出軌意外,造成嚴重傷亡,電視新聞節目持續播放令人鼻酸的場景,精神科醫師提醒,有憂鬱傾向的民眾最近應該避免接觸這類讓人感傷的訊息,生還者與救災人員則應多做預防,以免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 -
2020年全球壟罩新冠疫情 7成民眾睡眠障礙健康亮紅燈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90新冠疫情延燒屆滿1年,這1年來除了改變民眾的生活習慣外,據2020全球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超過5成的民眾更加重視個人健康。長期關注於呼吸及睡眠照護的飛利浦公司,發表第6屆國際睡眠調查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下7成受訪者出現睡眠問題,且4成的受訪者表示會半夜醒來而中斷睡眠。 -
長期睡眠障礙恐引發失智症 最佳睡眠時間1天最好7小時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005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提醒睡眠障礙(如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睡過長、過短、斷斷續續等)都會提高未來罹患失智症及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睡眠問題不僅影響日常的判斷能力、記憶力,還可能進而導致未來罹患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等認知功能疾病,亦會引起三高。2020年刺胳針委員會發表於知名期刊《刺胳針》有關失智症的報告,睡眠障礙的人罹患失智症及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分別上升20%及60%!且進一步分析發現睡眠時間的長短竟也與老年失智有關!睡眠時間若不到5小時或超過10小時,結果罹患輕度認知障礙、失智症或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皆上升。 -
睡眠呼吸中止症害枕邊人睡眠障礙 這些人是高危險族群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01張先生不知自己睡覺打呼狀況如此嚴重,睡眠檢查發現,罹患中度「睡眠呼吸中止症」,在醫師建議下,使用攜帶型陽壓呼吸器治療,夫妻兩人睡眠品質均獲得改善。 -
阿嬤睡不好服用安眠藥 沒想到精神越來越差引發譫妄症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5298來到奇美醫學中心後,急診醫學部暨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殿和詳細地評估病人,給病人抽血、驗尿、做頭部電腦斷層,病人因為食慾不佳造成嚴重的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且有尿道感染而造成失禁,頭部電腦斷層排除腦出血或大範圍中風。因此,陳醫師判斷阿嬤的精神狀況的改變,是因為有譫妄症的發生。 -
你有午休習慣嗎? 研究發現中午小睡片刻讓思緒更清晰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61這項新的研究是由上海心理健康中心的老年失智症及相關疾病中心的Lin Sun博士所領導的。研究團隊收集了居住在中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和西安)的2,200多位60歲以上成人的數據,並對他們進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