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硬便
-
留意小兒便秘症狀 每周排便3次以下、硬便、血便都算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681便秘是兒童常見的健康問題,臨床表現包括1周排便次數小於3次以下、排出硬大便、排便困難等都算是便秘。家長如果發現孩童在排便時異常用力或疼痛、糞便呈現堅硬粒狀、曾經因為糞便太粗造成馬桶阻塞、糞便或擦屁股的衛生紙上有血等,都可能是便秘的表現。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韋廷指出,硬便本身或是硬便造成的肛裂,可能會加劇排便時的疼痛,讓孩童對排便產生畏懼,反而出現憋大便的動作,累積在腸道的硬便內的水分被腸道再次吸收,使得這些大便更加乾硬難以排出,導致惡性循環。 -
糖尿病、高血脂恐釀血栓風險 促進末梢血循防憾事發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7726雲林吳佳錄診所吳佳錄醫師表示,先天是家族基因影響,後天因素則包括飲食不健康、生活型態不良、肥胖和缺乏運動等情況。例如中廣性肥胖者,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喜歡攝取高熱量、高油、高糖、低纖飲食及蛋糕等精緻澱粉以及少動久坐的族群,都容易有高血脂情況。而糖尿病也會導致血脂異常,若高血脂加上高血糖,則會加速血管病變。 -
排便不順長期便秘嚴重恐肛裂 中醫提醒高危險群愛注意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9311裂肛廔管的患者解便時會疼痛、流血,甚至會流膿,因此對於解便心生恐懼,如此惡性循環之下,容易使病情更加嚴重。就醫時常被診斷為只有裂肛而已,而未發現廔管,沒有對症下藥,只有單純吃消炎藥、擦消炎藥膏,病灶仍在,因此一直無法改善解便疼痛、出血的問題,恐造成患者生活上極大的困擾。 -
冬天為何容易便秘? 醫師分析可能造成的原因有這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24便秘已經成為文明病,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指出,只要有3天以上未排便、糞便質地堅硬、排便困難,就屬於便秘,長期便秘,將產生肛裂、痔瘡,如果好幾天拉不出來,引發腹痛,必須至急診求救。 -
長期便秘會引口臭! 拚命刷牙不夠還要做到4習慣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722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醫師賴博政表示,中醫認為便血多屬胃中積熱或濕熱蘊結,一般因過食辛辣食物,導致熱積於胃,積熱上擾,會使口腔有口苦或口臭,若積熱向下則會影響腸胃消化吸收,嚴重者損傷腸胃的血管,血液隨大便而出而為便血,或是過度食用高熱量高脂肪的加工食品,導致消化功能失常,濕熱結於腸道,而導致便血。 -
上班族逾半排便不順 優酪乳喝2周實測結果大公開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3林俐岑營養師指出,國內上班族高達半數有排便不順的問題,而排便順暢是消化道機能正常的重要指標。像是一星期排便少於3次,硬便或排便困難等,都是需要注意的問題,這也和腸道細菌叢生態的平衡有關。且調節好細菌叢生態,也能幫助消化,因此顧好腸道菌叢會是現代人重要的課題。 -
寶寶便便有學問 形狀顏色透露健康訊息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201該如何從便便中分辨寶寶的健康狀態呢?喝母乳、配方奶粉或副食品究竟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1歲前的嬰兒器官尚未發育完全,爸媽除了妥善選擇食物,也可以留意便便帶來的訊息。 -
寶寶便便有學問 形狀顏色透露健康訊息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010該如何從便便中分辨寶寶的健康狀態呢?喝母乳、配方奶粉或副食品究竟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1歲前的嬰兒器官尚未發育完全,爸媽除了妥善選擇食物,也可以留意便便帶來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