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硬塊
-
15年後甲狀腺癌復發肺轉移! 積極治療仍可與癌共存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1769小君(化名)15歲時罹患甲狀腺癌,在兒科醫師的建議下進行全切除手術以及碘131治療,日後服用甲狀腺素,生活幾乎與常人無異。然而,隨著時間過去,30歲的小君因某次感冒極為不適,前往急診檢查才發現肺部X光已有許多白點,確診為甲狀腺癌復發,且轉移至肺部。 -
腹部硬塊竟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中壯年男性當心5症狀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2777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為血癌的一種,不過它在短短5年內,竄升為男性第9大癌症;近10年間,確診血癌人數增加約43%。另外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人數持續升高,4年增加1.5倍。慢性骨髓白血病未接受治療的話,5年內死亡風險增加10.1%。 -
乳癌患者憂乳房切除與復發 術前1輔助治療增5年存活率
癌症新知 / 乳癌2658國內乳癌患者經常面臨的抉擇,正是「要不要保留乳房」。想保留乳房卻又擔憂復發,怎麼辦?陳守棟表示,現在乳癌治療不只有「全乳房切除手術」,可以留下乳房,保障生活品質。 -
三陰性乳癌又以這族群化療後易復發 治療新趨勢可控制
癌症新知 / 乳癌3357乳癌是國內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1位,其中「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在化療後容易較早復發,在治療上,必須更謹慎用藥,降低復發機率。一項研究發現,「高風險性早期三陰性乳癌」術前接受化療合併免疫治療的「前導性輔助型治療」,手術後接續免疫輔助治療,可以將病理完全緩解(pCR)率提升至超過六成,並降低近四成遠端惡化或復發風險。 -
隆乳安全關鍵非材質! 整形外科醫師曝專業技術有保障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628近年來女性健康意識抬頭,乳癌高居女性癌症第1名,目前又有年輕化的趨勢,國際研究也提倡女性要定期追蹤篩檢,建議女性從20歲開始做自我檢查,30歲以上除了每月自我檢查外,搭配每年1次超音波檢查(女性篩檢可參考衛福部詳細宣導資料)。 -
主婦焦慮疫情!吃飽就狂跑廁所 醫師:大腸激躁症引起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739本土Omicron疫情升溫,兒童染疫衍發重症個案增加,許多家長憂心忡忡。近日,醫院內有出現緊張情緒的媽媽,因疫情很不安,常常腹痛,每天都要上廁所好幾次,就醫後才發現是大腸激躁症。 -
乳癌常見5大危險因子妳有嗎? 出現6大症狀別等快就醫
癌症新知 / 乳癌4032衛福部最新10大死因報告顯示,109年惡性腫瘤(癌症)仍位居第1位,而乳癌發生率排名在女性族群發生率為第1位、癌症死因死亡率則排名第3位,嚴重威脅女性健康。 -
腎臟癌發現多已晚期 多重標靶藥物已納入健保造福癌友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4715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民國107年腎癌確診人數為1437人,相較前於5年前發生人數成長逾2成,裘主任表示,這與超音波、電腦斷層等檢驗普及有關,許多人透過健康檢查,得以提早發現確診。裘坤元主任指出,腎臟位置在腹腔較深處的地方,加上早期腎癌症狀不明顯,等到出現血尿、腹部腫塊及腰部痠痛時,多已到了晚期,甚至可能轉移至其他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