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神經內科
-
如何正確使用止痛藥? 食藥署提出4大建議以免傷到肝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184張文靜表示,常見的非處方止痛藥分為2類,分別是「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布洛芬)以及「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如普拿疼),兩者均有不錯的止痛效果。 -
長輩記性變差只是老化? 醫師建議及早就醫做失智診斷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353574歲楊女士在5年前開始出現記性變差的狀況,家人都以為只是正常的老化過程不以為意,直到近半年越來越嚴重,常會忘記吃藥、容易迷路、情緒不穩、也曾經發生過被詐騙,因而被家屬帶來長安醫院神經內科就醫。經檢查診斷懷疑楊女士患了混合型失智症,除了有神經退化性失智症,還合併血管性失智症,經藥物治療配合生活型態調養、營養介入後,症狀有慢慢穩定下來。 -
偏頭痛影響生活只能吃止痛藥? 小心因此傷肝腎還成癮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956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暨部立基隆醫院副院長陳韋達表示,疫情期間,長期緊盯螢幕加上睡不好,活動空間與運動量不足等,偏頭痛更易發作,不少人擔心就醫時增加感染風險,因此直接服用止痛藥,可能讓病情更惡化。 -
媒體名人受梅尼爾氏症所苦 眩暈症分2大類如何分辨?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00對此,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眩暈症容易突然發作,讓人措手不及,只要積極治療,就能降低復發機率。許多梅尼爾氏患者自述在症狀發作時,會感覺眼前景象都在旋轉、走路搖晃不穩,且可能伴隨噁心、想吐,以及耳鳴、甚至聽力時好時壞的症狀。 -
近1成人口受「偏頭痛」所苦 預防性治療減緩慢性發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25台灣頭痛學會陳韋達理事長表示,近年偏頭痛預防治療朝多元化發展,除了原本需每日服用的藥物,也出現較長效的針劑型可供選擇,病患應與醫師討論自身狀況,以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
深部腦電極刺激憂併發症 非侵入式可望逆轉帕金森氏症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822屬於非侵入性且無需再額外服用藥物的「細胞間質療法」,對罹患重度帕金森氏症的患者來說是相對安全的方式。 -
失智症非單純老化問題 及早介入治療防止惡化導致失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94「醫生,請你幫我太太做檢查,看看有沒有失智症。」老先生拉著老太太進到診間,一邊嚷嚷,「我最近一直覺得她怪怪的,經常亂講話。」聽完描述、問診完畢後,醫師幫老太太安排檢查,同時也請老先生一起測驗。關渡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王柏山醫師表示,「測出來的結果,其實是老先生失智了。」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功能會退化,可能聽不懂別人的話,但是患者通常沒有病識感、覺得自己很正常,反而覺得是別人在胡言亂語,所以會出現類似狀況。 -
到底是記憶變差還是得了失智症? 專家教你簡單判斷!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769「醫生,我先生都會一直問同樣的問題,才剛講過的話,馬上就忘記。他從前愛看電視,現在卻連遙控器都不會用,而且常搞不清楚白天、黑夜。」老太太一臉擔憂地說,「前幾天出門去散步,結果竟然在公園迷路,走不回來。怎麼會這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