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神經內科
-
有8成頭痛的患者屬於這種 典型頻繁性症狀你中幾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652廖岐禮說,急性發作時,可以考慮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或是阿斯匹林,合併咖啡因成分的藥物,其治療效果比單一成分止痛藥可能再好一些;另外研究顯示雖然Acetaminophen成分(例如普拿疼)的效果差一點點,對於孕婦比較安全。 -
不讓大腦提早老化 預防失智症飲食與睡眠是2大補帖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899高齡人口會帶來健康危機及社會問題,50歲過後,隨著年紀增長,除了體力、肌力、骨質會逐漸流失外,大腦也會隨著年紀而逐漸萎縮、變小。台灣過去的調查發現,65歲以上人口中約有18.8%為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而失智症患者則有8%。失智症是緩慢進行、目前仍無法治癒的疾病,雖然致死率不高,但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增加家庭壓力和經濟負擔。 -
偏頭痛患者女多於男3倍 1周4次小心惡化成慢性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89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暨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任林高章指出,偏頭痛是需要治療的「疾病」,除了頭痛,通常伴隨噁心、嘔吐、怕光、怕吵、害怕特殊氣味,一發作從數小時到幾天不等,嚴重時,需臥床休息,影響工作或生活,長期下來還可能惡化為慢性偏頭痛。
-
全國近200萬人患偏頭痛 除了口服藥肉毒桿菌也能幫忙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07偏頭痛是1種病,不像頭痛只是1個症狀,嚴重發作幾乎難以上班或上學。依據台北榮總王署君醫師等調查,15歲以上盛行率約9.2%,如果包含兒童或青少年,全台約有180至200萬人口患有偏頭痛。 -
這件事多做幾下! 腦部血循暢通 失智症不上身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680日本研究發現,咀嚼能夠有效防止記憶力衰退,若能達到充分的咀嚼,可以使腦循環增加約50%。馬偕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朱政一指出,的確有研究指出,咀嚼會刺激腦部主管記憶力的部分,由於腦部的海馬區細胞,正是掌管學習的區域,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衰退,短期記憶力也會衰退,而咀嚼的動作,可以提高腦內海馬組織的信號活躍性,以防止老化。 -
巴金森氏症前兆多 發現這些疑似症狀應及早就醫治療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179而這次林先生從門口進來時,一坐下來,放在膝蓋上的右手指,微微繞小圈地顫抖,經李醫師仔細詢問後,陪診的林太太表示最近覺得先生反應、動作越來越慢,跟以前不一樣,睡眠不安穩,寫字也不太靈活。李醫師門診評估後,跟林先生與太太解釋,疑似是巴金森氏症,給予藥物治療後,林先生的肩膀緊繃酸痛的情形好了很多,右手抖動的部分也改善很多。 -
熟男受疼痛折磨以為卡到陰 檢查發現「公主病」上身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479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吳致螢表示,患者沒有不良習慣,平日生活沒有耗費體力的粗重工作,但身體疼痛卻如影隨形,身體各部位幾乎無一倖存,即便到多家診所、醫院就診,做過不少抽血及放射檢驗,結果總是莫衷一是,吃止痛藥休息一陣子,似乎有些改善,但過沒多久,全身疼痛再度來襲。 -
缺血性腦中風不分季節如未爆彈 炎炎夏日怎麼預防?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8934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志明表示,某些疾病患者屬於腦中風高危險族群,例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或患有血管炎、紅斑性天狼瘡、敗血症、白血病(血癌)也應提高警覺。另外,飲食失衡或長期偏好食用多鹽鹹食,如醬瓜,以及高油、高脂肪、高熱量食物,或有抽菸、酗酒者也容易罹患腦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