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神經科學
-
必治妥施貴寶推出全新企業識別 致力「手」護病友希望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87生物製藥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 Myers Squibb,BMS)於1965年成立台灣子公司,深耕台灣超過半世紀,除了推出抗病毒藥物、協助政府減緩B肝危機,近年投入發展血液疾病、癌症免疫藥物以及免疫科學療法,期待以創新藥物為病友帶來希望。 -
CD34如何協助失智患者? 家有失智長輩的教授這樣做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7705國立宜蘭大學生物化學教授林佳靜發現母親罹患巴金森氏症,因此開啟「CD34活性蛋白」之研究之路,並想到「可透過將幹細胞生長因子,透過口服食品來刺激幹細胞增生,以改善病情」。她花了8年做300人的臨床試驗,以證明口服的效果是正面的,雖時間需要3至6個月,但平價與便利性,也能讓更多人接受。近期林佳靜與醫師陳昌平合著《幹細胞營養學》。 -
解答人類感覺受體之謎 美學者台灣女婿獲諾貝爾醫學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23因發現人類對痛覺與觸覺的感受體,美國學者朱里雅斯(David Julius)、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榮獲2021年諾貝爾醫學獎殊榮。2人與台灣均有極深淵源,前者曾與台灣中研院學者一起研究,後者為台灣女婿,娶了台裔美籍妻子,還曾因此至中研院演講,至台南旅遊好多天。 -
罹患阿茲海默症不只是老化 生活中這些壞習慣也會造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14大家都知道,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缺乏運動,會對大腦和身體健康有害;此外,還有許多微小的日常習慣會影響大腦的認知功能。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女性阿茲海默症運動預防中心主任兼神經心理學臨床培訓主任Jessica Caldwell博士指出,改變小習慣,就可以幫助提升腦力。 -
產後憂鬱打亂育兒節奏 產後憂鬱症高風險族群是妳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610婦女生產後容易產生情緒低落或心情不穩的狀況,這些現象大多在幾天後就會消失,但也有少部分症狀嚴重的個案,需要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與照護。臨床統計約有70%~80%的婦女在產後出現程度不一的情緒困擾,有10%~20%的婦女則會出現產後憂鬱症。根據兒福聯盟調查,超過6成的新手媽媽不考慮再生小孩,這顯示了生兒育女對現代婦女來說,的確是沈重的負荷。 -
每3秒就有1人罹失智症 台研究團隊找出關鍵基因CCL5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464記不住,也想不起來,是什麼樣的感覺?當身邊至親無法做自己,無法記得我們的時候,該如何面對?讓安東尼霍普金斯二度勇奪奧斯卡影帝的電影《父親》,以失智症患者視角帶領觀眾面對失序與混亂的輪迴,東西影視圈許多出色作品皆在刻畫失智症的視角與周邊親人的世界變化,也讓失智症議題再度引起熱議。 -
透過微量電流刺激腦部 有助抑制憂鬱症患者負面情緒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484中國深圳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經顱磁刺激治療(TMS)的穿戴裝置已經用於治療偏頭痛和其他腦部疾病;此外,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已於2008年批准用於治療重度憂鬱症。 -
音樂可以幫助孩子學習 不僅提升注意力同時也幫助記憶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17研究者智利里約熱內盧天主教大學、Desarrollo大學的Leonie Kausel博士表示,他們一共追蹤了40名年齡約10至13歲的孩童,其中有一半的孩子會演奏樂器,也至少上過2年的音樂課程,每周至少練習樂器2個小時,並且定期在樂隊中有演出;而另一半的對照組孩童,除了學校的課程之外,並沒有接受過正式的音樂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