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神經細胞
-
氧與粒線體 是大腦維持正常運作的重要關鍵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831氧是大腦生存最基本的需求,透過氧才能製造出能量。這個能量生產的中心,是細胞裡一些小而美的架構:粒線體(mitochondria)。粒線體就是我們細胞中生產能量的地方,它製造細胞功能所需的能量,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自由基(free radical),這個自由基會破壞我們的細胞。粒線體也是細胞的發電廠(powerhouse),這些小架構看起來就像細胞本身;我們可以這麼說,它們是細胞中的細胞。它們有自己的DNA。而且,假如沒有穩定供氧,粒線體就無法發揮其功能。 -
中醫抑制發炎物質 減輕化療神經病變副作用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456化學治療的過程會伴隨許多副作用,其中周邊神經病變的發生率約30%。輕微症狀會出現末梢麻木,嚴重時則會出現遲鈍無力、疼痛和刺癢感等,令患者相當難受,必須減輕劑量或是中斷治療。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中醫研究團隊利用文獻整理發現,使用中藥可抑制發炎物質,減輕神經症狀,在臨床上也獲得良好療效,成果已刊登在2019 -
中年發福加上啤酒肚 這些情形可能使大腦萎縮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55一項研究顯示,肥胖會使人在中年時出現腦組織萎縮,特別是腹部肥胖的人,研究刊登在《神經病學在線期刊》(online issue of Neurology)。 -
年底前「趕業績」 櫃姐拚經濟竟引來耳鳴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72每年到第4季,各行各業都全力趕業績拚經濟,不僅百貨業祭出周年慶優惠,緊接著感恩節買氣,一直延續到聖誕節,甚至是跨年。日前便有1名30歲的日系保養品牌櫃姐,因過於緊張,不堪壓力,竟引發嚴重耳鳴,且無法正常上班。收治這名患者的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說明,耳鳴為現代人的文明病之一,嚴重者可能間接引發焦慮,甚至憂鬱症,不得不慎。 -
年輕人小看耳鳴? 10年後腦中風機率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751別以為耳鳴只是小問題,如果不積極治療,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期,同時埋下日後健康的危機!最新一項醫學研究追蹤近10年來從年輕到中年族群的男女性,發現年輕時曾有耳鳴症狀者,未來發生腦中風機率較大,是年輕時無耳鳴症狀者的1.66倍,此項研究成果去年已獲國際知名期刊《第一公共科學圖書館雜誌》(PLoS One)刊登。 -
眩暈症非老人專利 中壯年常見類型有3種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58好萊塢電影《美女與野獸》浪漫的主題曲受到全球樂迷喜愛,幕後女聲即是被喻為「小瑪麗亞凱麗」的知名巨星亞莉安娜(Ariana Grande)。紅遍國際樂壇的她,1年前在英國舉辦演唱會時遭遇恐攻,傷亡人數慘重,近日《ELLE》雜誌披露,年僅25歲的她,1年多來因精神壓力飽受嚴重眩暈症折磨,病發時甚至感覺世界顛倒,至今病情每況愈下,令她深受其苦。 -
睡前滑手機 藍光擾亂視神經難入眠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369現已證實,手機平板的藍光傷眼,容易引發黃斑部病變。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進一步研究發現,眼睛受到較長藍光刺激,將引發視網膜內的內生感光視神經細胞產生作用,如果睡前一直緊盯手機,會導致全身交感神經興奮,不容易入眠。 -
跳躍基因解密 找出大腦疾病關鍵基因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504小腦症、平腦症、智力發展遲緩等,這些是常見新生兒大腦發育疾病,都與遺傳基因有關,但人體共有2萬多個基因,難以一一檢測,陽明大學、臺北榮民總醫院等研究團隊透過「跳躍基因」發展出新式基因篩選,成功找出30多個可能造成大腦發育疾病的基因。該項研究成果具有原創性,且奠定後續基因研究的基礎,最近刊登在跨領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