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神經退化疾病
-
中研院團隊讓「壞蛋白」被分手 罕病亨丁頓氏舞蹈症治療見曙光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752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黃人則表示,罹患亨丁頓氏舞蹈症的病人,變異的亨丁頓蛋白(mHtt)帶有過長的聚麩醯胺酸鏈(polyglutamine),隨著聚麩醯胺酸鏈的增加,容易使亨丁頓蛋白堆積在腦部,破壞神經元。 -
失智症不是只有阿茲海默 透過影像檢查可以早期確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49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暨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研究副院長胡朝榮表示,失智症可分為3大類,分別是腦神經退化造成的退化性失智症、腦血管疾病造成的血管性失智症,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續發性失智症,其中以退化性失智症居多,阿茲海默失智症就占了約6至7成。由於失智症早期症狀與老化類似,例如記憶變差、說話會中斷或忘記詞彙、比較難回想事情等,因此容易被忽略,甚至就醫後也未能正確診斷失智類型。 -
神經發炎加劇大腦退化 抑制關鍵蛋白質可減緩病程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7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儀莊、醣科學團隊,以及林口長庚、台北榮總等醫學團隊最新研究發現,透過抑制微膠細胞(microglia)中的蛋白質Galectin-3,可以有效地降低細胞的發炎反應,減緩神經退化疾病症狀,延長病鼠壽命。該項研究日前刊登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
睡覺拳打腳踢像演戲 小心是神經退化疾病前兆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102廖岐禮表示,正常人的睡眠可分為:淺睡、深睡、及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 REM)。當入睡後,睡眠從淺睡到深睡,接著進入快速動眼期,如此為一個周期,大約為90分鐘,一般完整睡眠約4到5個周期,接著在最後一個快速動眼期結束後醒來,因此常常可以感覺到是從夢境中醒過來的。 -
超音波傳遞基因 腦神經退化治療新利器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1神經退化性的疾病包含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亨丁頓式跳舞症及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人)等,都是因大腦中的神經元功能逐漸喪失而導致神經細胞死亡,造成病患失智及行動障礙等問題。截至目前為止所開發的治療藥物效果有限,通常只能短暫抑制發病時間,且預後狀況普遍不佳。 -
免費講座》持續性吞嚥困難 莫等閒視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032專業醫師提醒民眾,若發生吞嚥困難的狀況,首先必須確認是屬於暫時性的吞嚥困難,或是因神經系統障礙所造成。無論是兒童或成人,都可能會發生吞嚥困難的情況,嚴重者可能因罹患腦中風、腦神經退化疾病、咽喉癌及食道癌等所導致。因此,一旦出現持續性吞嚥困難的情況,就應立即就醫。 -
中研院發現失智症致病關鍵--TDP-43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131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助研究員陳韻如博士解釋,目前有超過20種人類神經退化性疾病,包括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亨丁頓氏舞蹈症等,都被證實與「類澱粉蛋白」有關。 -
恐怖基因變異 解開失智症、漸凍人之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1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系動作障礙科主治醫師葉篤學表示,由於這名陳姓婦人在 精神上並沒有遭受嚴重的打擊,所以突發性的性格轉變就顯得相當不尋常,經研究後,在這名婦人身上發現了C9orf72基因變異,而家族調查也顯示個案的兩名兄長以及母親也有類似失智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