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空氣清淨機
-
國人死亡危險因子 PM2.5暴露居第四位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9PM2.5暴露是唯一的環境因素,而大環境不易改變,SNQ推廣中心副執行長陳宛蓉建議,民眾應從自我保護做起,空汙嚴重時避免外出,選購有認證、有效的口罩來佩戴,多喝水,並使用空氣清淨機以保護自己、增加生活品質。 -
夏天小強開轟趴 鼻過敏患者嚴陣以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01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指出,常見吸入性過敏原如塵蟎、花粉、毛屑、皮屑、蟑螂、黴菌等,是誘發鼻過敏的元凶。尤其遇到天氣溼熱的夏天,正值蟑螂大量繁殖期,常可見蟑螂四起甚至在屋裡漫天飛舞,散發致病的過敏原。這些空氣中的過敏原經呼吸進入人體,遇到的第一道關卡就是鼻腔。 -
櫃姐鼻過敏未根治 空汙釀成鼻竇炎險失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05
李宏信醫師分析,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較為潮溼,一旦受到境外傳入沙塵暴、霾害等細懸浮微粒(PM2.5)影響,伴隨空氣中的塵蟎、黴菌等危險因子,大幅增加眼睛、鼻呼吸道、皮膚等脆弱敏感部位的致病風險。因鼻過敏引起鼻竇炎的患者,可施行鼻過敏翼管神經截除術,及血管凝固術,則不再猛打噴嚏,而切除部分的血管叢,而就不再使鼻粘膜病變而並發鼻竇炎,局部麻醉可在門診進行,治療後不易復發。
-
換季溫差大空氣品質不佳 過敏患者增4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88
振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曾敬閔表示,每到季節轉換之際,門診就多出許多過敏族,空氣中含有PM2.5、細菌、塵蟎等看不見的污染物,是誘發民眾過敏的原因之一。長時間暴露在懸浮粒子的威脅中,容易引起慢性支氣管炎,以致哮喘加重、呼吸疼痛。 -
多發性肺腫瘤成趨勢 冷凍微針凍死癌細胞
癌症新知 / 肺癌5846醫師指出,隨著空氣汙染問題嚴重,過去好發於60至70歲的肺癌,現在甚至有30多歲就得病的年輕人,而且腫瘤發生的型態從過去的單一腫瘤,轉變為多發性腫瘤的趨勢(即病患的腫瘤有多顆,並且各自獨立、分散在肺部不同位置)。此時,過去以手術、放射線和化學治療三種治療方式已不敷使用,「冷凍微針治療」則提供了肺癌多一種治療利器。 -
空氣清淨機選購有撇步 「醫療級」認明許可號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8481 -
居家嚴防PM2.5毒害 杜絕燒烤、焚香、吸菸汙染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119台灣大學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表示,人體吸入PM2.5後,可深入肺泡再經血液循環至全身各器官組織,造成全身性毒害,國外研究針對孕婦研究發現,當孕婦暴露在PM2.5環境下,會增加胎兒早產、出生後體重較輕、過敏性鼻炎和氣喘等問題。 -
人體空汙偵測器! 幼兒敏感肌反應最直接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902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龍厚玲表示,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因包括遺傳過敏體質及環境過敏原的刺激。近年最新研究則發現,皮膚天然屏障的缺陷也是重要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