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空汙
-
長期接觸特定空汙和交通噪音 恐提高罹患心臟衰竭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032Youn-Hee Lim補充說明,為了盡量避免受到空氣及噪音汙染影響,應制定排放措施等策略,同時也必須鼓勵戒菸和血壓控制,以幫助降低個人罹患心臟衰竭的風險。 -
失智症該如何預防? 研究發現減少空氣汙染可降低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11研究從2008年開始直到2018年,每年都對參與者進行了追蹤及測試,以確定他們是否有罹患失智症,同時調查他們住家付近的空氣汙染狀況。研究發現,空氣品質如果在10年內大有改善,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降低了26%。 -
慢性阻塞性肺病早期易輕忽 老菸槍氣喘發燒以為得新冠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71詹先生表示,自己多年前便得知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卻無規律追蹤,這些年來經常出現呼吸喘情形,僅間斷服藥症狀控制,直到最近發現僅僅爬3層樓梯就會氣喘吁吁、咳嗽,近1星期內更出現發燒,適逢疫情期間,家人見狀嚇得先赴藥局買快篩試劑,所幸結果呈陰性,但家人還是不放心,連忙帶至醫院進一步詳細檢查。
-
空汙會提高新冠感染風險! 陽明交大發現背後致病原因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667陽明大學急重症研究所所長許瀚水表示,人體細胞膜表面蛋白ACE2、TMPRSS2也會出現在肺泡組織中,研究發現,與一般健康民眾相較,肺纖維化病患在肺泡組織中大量表現這兩種蛋白。 -
今年首例屈公病境外移入 7成患者有關節疼痛或關節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60衛福部疾管署發布,確認今年首例境外移入屈公病例,個案是印尼籍20多歲男性,今年3月16日來台工作,因發燒於機場攔檢通報,經登革熱NS1快篩陰性後,送至醫院就醫及採檢新冠肺炎,其中機場採檢血清檢出屈公病毒陽性確診。個案目前住院隔離中,同行者2人目前均無疑似症狀。 -
AZ首日打1578劑1例不良反應 5縣市人次破百高雄最多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53發生1例新冠疫苗不良反應事件!今(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北部1名施打牛津AZ新冠疫苗醫事人員,出現發燒症狀,研判是非嚴重不良事件;開打首日全台共接種1578劑,高雄市共353人次最多,其次是桃園市343人次;另外,德國與挪威都發現AZ疫苗血栓事件,可能與免疫反應有關。 -
境外新增1例荷蘭移入 疑似台灣輸出推測時陰時陽階段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46今(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案1008),為荷蘭籍20多歲男性,今(2021)年2月8日來台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無症狀,並至防疫旅館檢疫;另外,1名台灣出境在上海確診個案,指揮中心證實應在時陰時陽時期。 -
牙痛久治不癒病因可能不單純 小心三叉神經痛找上門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78徐賢達主任說明,三叉神經有3分支,分別通往眼部、上顎及下顎,主管臉部感覺,一旦出問題就會以痛覺呈現。臨床上,三叉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原發性三叉神經痛係因神經不正常放電所致;而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如腫瘤、病毒感染、帶狀皰疹等都是可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