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立冬
-
立冬進補有撇步 天冷吃鍋慎選食材護健康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3741像是一頓吃到飽火鍋的鈉攝取量可高達5895毫克(約相當於14公克的食鹽),是衛福部建議的每日鈉建議攝取量上限2400毫克(約等於6公克的食鹽)2.5倍。另外,吃鍋的同時也容易被餐廳提供的飲料及冰淇淋誘惑,因而吃下更多的食物。 -
流感疫情持續發威 高危險族群應儘快接種疫苗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996 -
禁止中藥房代客煎藥 中藥從業人員走上街頭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8207台灣中藥從業青年權益促進會會長古承蒲指出,衛福部研擬修正草案,建立「中藥技術士」資格及執業範圍,刪除了原本中藥商所有的中藥「調配權」,限縮中藥技術士的功能性及發展性。 -
暖冬進補要當心 貪吃薑母鴨恐痔瘡大出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96台中慈濟醫院中醫師黃仲諄依表示,冬季氣溫低,人體需要更多能量調節溫度。針對部份能量不足、氣血不足的人,適時做藥膳食補,可增加能量與氣血循環,基本上沒有問題。 -
立冬進補藥膳飄香 三高患者宜忌口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050新北市聯合醫院中醫科主任饒康平表示,時序入冬,國人有補冬習俗,最常見的是以中藥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為基底,燉雞肉或排骨。八珍湯包括四君子湯與四物湯,前者補氣,後者補血;十全大補湯則是八珍湯再加上肉桂、黃耆,目的在溫陽禦寒。 -
皮膚患疾冬令進補 恐復發吃出大問題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201中醫學理認為,立冬氣溫偏低,損及人體內陽氣,,所以身體手腳會怕冷,腎氣虛者甚至發生肚冷、胃寒、季節性過敏、膝關節及坐骨神經疼痛。直到「立春」到來,氣候轉暖,人體肝氣升發,症狀才能逐漸緩解。因此從「立冬」到「立春」,因腎氣收斂潛藏,古人習慣進補陽氣,以改善腎氣不足所引起的諸多症狀,也藉由此增加元氣。 -
補冬養生避三高 呷補呷巧才健康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752台北市聯醫陽明院區營養師黃萾芬表示,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病人平常就需注意飲食控制,雖然國人傳統有補冬習俗,但台灣立冬期間氣候並未特別冷,所以進補只要把握健康原則,適量攝取,就能吃出好氣色。 -
溫補茶飲穴位按摩 冬季養生抗寒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345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楊淑君醫師表示,中醫傳統認為「冬不藏精,春必病溫」,說明冬令進補是調養身體,應付寒冬及儲備身體能量的好時機,但每個人體質不同,進補方式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