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童年
-
正視兒童結核病 別讓彩色童年抹陰影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241住院第3天,情況看似好轉,但小潔卻突然意識不清,隨即轉入小兒加護病房。成大醫院急診部小兒科醫師何宗憲醫師說,小潔的痰液與脊髓液培養結果皆為結核分枝桿菌;後來在各次專科醫療團隊聯合會診,及多種抗結核藥物的合併治療下,小潔於住院逾3個月加上近1年的治療後,終於回到往日健康活潑的模樣。 -
跨院重複用藥核扣方案 健保延至明年元旦實施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059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施如亮指出,按規劃,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自106年1月1日起實施,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自童年4月1日起實施,而藥局則延至同年7月1日實施。 -
十歲紅皮症單親兒 中醫治療癬中求勝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835桃園振元中醫診所羅永欽醫師表示,張小弟接受中醫治療順利擺脫乾癬,對獨自撫養兒子的張媽媽來說,這是上天給的機會。得來不易的健康,一定要好好珍惜,只要醫師囑咐絕對不能碰的禁忌食物,張小弟連想都不敢想,自制力十分驚人。 -
3C安撫幼兒傷視力 且不利身心發展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541現今3C產品普及率高,調查發現,18%的12歲以下孩子有自己的3C產品,學齡前兒童擁有率更達一成(10.4%);同時,家長在非工作時間使用3C產品的時間高達2小時,比親子互動聊天的1小時還要長。 -
做好血糖控制 糖友小子也有快樂童年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4為了妥善控制思筠的血糖,媽媽每天到校替她測量血糖、打針和測量午餐食物份量,順利走過近5年每天與糖尿病和平共處的日子。全家用行動證明,只要控制好血糖,不但可以避免糖尿病的併發症,如視網膜、血管、神經及腎臟病變,而且能和其他孩子一樣,活得多采多姿。
-
兒童打呼 小心變笨發育不良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039弘光耳鼻喉科診所許文龍醫師表示,小兒出生後,如因過敏體質、呼吸道構造異常,以及腺殖體和扁桃腺肥大等原因,呼吸道就會受到阻礙,必須以口呼吸,因此打呼聲特別大。 -
小時候口吃 不影響長大後的口才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011Murdoch兒童研究所的Amy Watts博士表示,他的團隊從2002年開始,對澳洲某一個社區中將近2千位兒童做語言發展方面的追蹤調查,這些孩子的年齡為從2歲到5歲。之後,在2005年時,又做了一個早期語言口吃的研究,調查對象是在2002年的研究中,有口吃狀況的孩子。 -
把握過動兒黃金治療期 給予適當的幫助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475許正典醫師表示,「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HD),是一種慢性長期的神經生理疾病,是因神經認知功能受損而引發。核心症狀為:注意力不足、過動與衝動。症狀多開始於童年早期,不同成長階段會有不同表現。學齡前的孩子最典型的行為是過動、容易跌倒受傷;進入學齡期後,轉變為如無頭蒼蠅般的無目的行為,最常出現坐不住與話講不停的情形;而邁入青少年期後,則易出現不思而行的衝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