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管制藥品
-
攜藥入境只限個人自用 千萬別當伴手禮送親友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854許多民眾出國旅遊返家時,免不了買一堆藥物當戰利品,一旦入境攜帶的藥品超出限定範圍,不僅讓荷包失血,也可能觸法受罰,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特別說明旅客隨身攜帶藥品數量上限及其相關規定。 -
泌尿道感染濫用抗生素 細菌抗藥性攀升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7068抗生素濫用是全球各國長久以來面臨的問題,臺灣與日本聯手研究發現,臺灣泌尿道感染患者的抗藥性比率已攀升到15%至25%,比10年前高出5%,顯示濫用抗生素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再不重視,未來恐面臨無藥可醫的困境。臺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與日本神戶大學攜手合作,探討細菌是否因地域不同而對各種藥物產生 -
舒眠免痛? 食藥署:牛奶針麻醉前注意3要點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12現代人很怕「痛」,尤其是看病,近來標榜「舒眠」檢查的醫療機構日漸攀升。事實上,「舒眠」所使用的藥品即為「丙泊酚」(Propofol),是具有醫療用途的麻醉劑,民眾在使用上需要有所認知,以免發生危險。食藥署針對丙泊酚製劑的使用,特別邀請童綜合醫院廖文進副院長,來為民眾說明相關注意事項 -
止咳糖漿含可待因 幼童、哺乳婦女禁用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033低劑量為非處方用藥,可止咳,常見於市售的止咳糖漿中;高劑量則為處方用藥,可緩解輕度到中度的疼痛,同時也是管制藥品,食藥署日前已公布,含可待因成分的非處方藥,禁用於12歲以下孩童。 -
胰癌晚期腹痛難耐 電毯覆蓋止痛貼片險昏迷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645台大醫院麻醉部疼痛科主任林至芃指出,「吩坦尼」的止痛效力比嗎啡高50至100倍,常用於手術麻醉、癌症末期病患、重度疼痛、慢性頑固性疼痛,必須小心用藥,因為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便祕、暈眩、嗜睡等,嚴重者會因呼吸抑制而導致死亡。
-
年節大掃除 沒吃完的藥品記得這樣處理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906食藥署指出,若是一般過期或變質的藥品、家庭常見用藥,如錠劑、膠囊,則可放在垃圾袋中,交由清潔隊處理,透過焚化爐高溫焚燒,就能妥善處理這些藥品。例如:沒吃完的感冒藥、在藥局自行購買的藥或成藥、一般處方藥,這些都屬於較低危害藥品,但也不可直接丟在馬桶,應該謹慎處理,先將藥品與外包裝分開,外包裝可回收,但應先塗黑個人資訊。 -
日夜狂睡還是累 小心嗜睡症上身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740方勇駿指出,嗜睡症定義為即使有足夠的睡眠時間(至少7小時),但仍輕易又睡著,或者是睡了超過9小時仍睡不飽、無法完全清醒,現象至少持續3個月,每周出現超過3天。 -
吃「聰明藥」求高分? 傻傻服用恐副作用上身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801什麼是「聰明藥」?食藥署表示,坊間最常誤傳的「聰明藥」是一種叫派醋甲酯(Methylphenidate)的藥品,派醋甲酯用於治療「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也就是俗稱的「過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