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精子
-
精子數量少不只影響「生」機 健康恐亮紅燈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028大家都知道男性精子的數量和品質,關乎能否生育等大事,但現在有研究發現,男性的精子量太少,對身體健康也有影響,例如三高、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或中風等疾病的風險都會提高,該研究已於芝加哥內分泌學會年會上公佈。 -
新!男性避孕藥 不減性慾還可壯陽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307一般男女在享受魚水之歡時,不是請男性戴保險套,就是請女生吃避孕藥來避免懷孕,現在,經過多年的研發,適合男性吃的避孕藥物可能就快要問世了。 -
北醫大幹細胞研究 破解癌幹細胞訊息傳遞之謎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1罹患癌症,已經相當不幸,如果被驗出癌幹細胞,那情況更佳不堪。癌幹細胞是一群細胞數極少、處休眠期、且具高抗藥性與癌症轉移能力的細胞,它不需要氧氣就能存活,一般能生存於後期較大固體腫瘤內部深處缺氧的惡劣環境,一旦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或出現發炎反應、病毒感染等,就會伺機而動。 -
大齡女子為圓生子夢 中醫調理體質好孕到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705中醫認為女性過了35歲,身體機能會開始走下坡,受孕機率因而大打折扣。中醫師鄭愛蓮說明,卵巢功能衰退、卵子質量也會隨之下降,即便受孕成功,發生流產、早產的機率也比較高。她曾收治一名因月經異常而求診的35歲患者,調理恢復正常後不久便步入禮堂,等到想生孩子時已年屆40,經過中西醫合併治療一年多,終於誕下一女,45歲時再經中藥調理自然懷孕,但礙於母體環境大不如前,工作忙碌未能臥床休養,最終胎兒仍保不住。 -
想「做人成功」 應記錄基礎體溫2到3個月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395如果把精子與卵子的結合比喻為一場跑步競賽,當卵子已經出發,再派出精子去追,受孕成功率往往不如預期;倒不如在排卵前3至5天先進行性行為,讓精子搶先在女性體內存活,如此一來當卵子排出後,便不會錯失受孕的黃金24 小時。 -
養成這5種生活壞習慣 想孕都難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447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近10年內,台灣婦女平均生產首胎的年齡增加近3歲,已逼近31歲大關,而國內外醫學文獻均指出,年齡是決定懷孕的關鍵因素,30歲以上女性懷孕率將大幅縮減,僅剩下20歲女性的一半。 -
男性接觸環境荷爾蒙 精子量恐減少影響生育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969對於男性而言,外在的環境荷爾蒙影響相當大,容易干擾內分泌系統,甚至減少精子數量,除了造成不孕,還容易誘發睪丸癌。一旦孕婦在孕期接觸到塑化劑,恐對胎兒產生嚴重影響,包括行為問題、過敏、肥胖,甚至性器官變異。 -
吃生蠔提高受孕率? 醫師:恐致反效果
兩性關係 / 男人幫4559導致男性不孕症原因包含生理或先天性問題,但大多為精子缺陷、精蟲畸形。要成功受孕,精子的濃度、品質、活動力以及型態都必須正常,但隨著環境及飲食汙染,男性精蟲品質越來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