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精神科
-
確診者罹患「長新冠」疲倦上身 別輕忽染疫身心後遺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3此波Omicron本土疫情已有逾百萬人染疫,雖說絕大部分為輕症,但臨床發現有43%的確診者罹患「長新冠」,影響身心狀況,造成疲倦上身,且飽受注意力變差、睡眠障礙等困擾。 -
規律運動好處多! 這2類人比常人更可降低心血管風險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3156根據1篇今年3月發布於《Science Daily》的研究指出,運動能夠促進大腦激素,抵消壓力並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罹患憂鬱症或焦慮症患者透過規律運動在心血管健康上所帶來的益處高出1倍。 -
疫情下確診者辛苦「照顧者」也難熬 心理師提暖心解方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871過去我們關注確診者或居隔者的心理健康,卻忽略照顧者(同住父母或室友)可能因為生活受影響,對確診者指責「為什麼別人都不會確診,就你確診」等遷怒言論。臨床心理師建議,照顧者可找親友協助,不論是經濟援助或是輪流照顧都可以,且雙方應該要互相體諒,如溝通時經常措辭嚴厲,可改用寫字方式。 -
大疫年焦慮!6種人易陷入群體恐慌 精神科醫師提5字訣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367近期藥局門口永遠大排長龍,不少人急於搶購實名制快篩。回顧過去:疫情初期排隊買口罩,搶購物資與衛生紙等,我們從沒遇過的疫情與戰爭等狀況,使得排隊熱潮與「XX之亂」重複上演。 -
女性生理期喜怒無常有原因? 恐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纏身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2614根據國外統計資料,平均每10位女性就有1位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常見症狀包括:長期嚴重經痛、骨盆腔疼痛、性交疼痛甚至導致不孕症的發生,這是臨床上發生率最高的婦科疾病之一。 -
本土疫情狂燒不敢回診! 醫憂思覺失調症患者病情惡化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99這波Omicron本土疫情直線上升,單日確診人數已進入「萬例時代」,指揮中心防疫政策也滾動式調整,「簡訊實聯制」已由「社交距離APP」取代,隔離天數縮短朝向「以篩代隔」的模式,面對防疫政策的改變,讓許多人不免擔憂。尤其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病友,疫情的波動,恐也牽動病情起伏。 -
指揮中心:疫情熱區醫院禁探病 長照機構探視規則修改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80因醫院與長照機構容易造成疫情傳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宣布北北基桃與高雄、花蓮等疫情熱區的醫院暫停探病。 -
爸爸居家工作本想當神隊友 意外身陷「產後憂鬱」風暴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86看過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後,應該對於女性在家庭內的角色與痛苦徹底了解,並且熟悉「產後憂鬱症」。現在大家應該都聽過的「產後憂鬱症」多數人以為僅會在婦女身上出現,實際上,男性也可能罹患產後憂鬱,且諮商心理師觀察到,疫情下的在家工作浪潮,使得男性罹患產後憂鬱的案例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