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糞便潛血篩檢
-
抗癌3箭齊發 遠離癌症風險就該這樣做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103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無分窮貴,都有罹癌可能。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出健康生活、抗癌「3支箭」即「我願意戒除抽菸、喝酒、嚼檳榔」、「我符合篩檢資格,我願意4癌篩檢全壘打」、「假如我是癌症病人,我願意接受治療」,希望全民免於癌症威脅。 -
內視鏡再進化 初期腸胃道疾病檢查兼治療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854一位63歲侯姓婦人接受糞便潛血篩檢,檢查報告呈陽性反應,她因此忐忑不安,進一步做大腸內視鏡檢查,檢查結果在直腸發現一個4.5公分不規則的側面生長型腫瘤,經醫師評估,採用內視鏡治療術,不必開腸剖肚,順利將腫瘤完整地剝切,除去了心頭大患。 -
代謝症候群患者 大腸瘜肉風險高
癌症新知 / 腸癌3712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陳柏潤醫師表示,代謝症候群是不分年齡層,發生大腸腺瘤(瘜肉)的重要危險因子,其中以高三酸甘油酯症為最顯著的影響因素。台大醫院的研究也曾指出,40至49歲,抽菸並有代謝症候群的男性,發生大腸腺瘤的機率較高。 -
男子貧血暈眩就醫 竟確診為大腸癌第三期
癌症新知 / 腸癌4088陳莊偉醫師說明,大腸癌主要成因與年齡及飲食、生活習慣有關。年齡50歲以上、動物性脂肪攝取過量、肥胖、缺乏運動、抽菸以及家族有大腸癌病史者,都是高危險群,且近年來已有年輕化趨勢。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但可藉由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為治癒率很高的癌症。根據統計,早期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 -
大腸瘜肉都會癌化? 定期檢查腸保健康
癌症新知 / 腸癌67近年來台灣食安問題嚴重,國人飲食習慣改變,目前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已經超過韓國,成為全球第一。依據台灣癌症基金會推估全台大約80萬人有大腸瘜肉,若無及早發現,恐有大腸癌風險。 -
國人愛吃油炸燒烤 腸瘜肉好發年齡從35歲起
癌症新知 / 腸癌3502台灣癌症基金會於3月18日正式啟動「2016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祭出獎值百萬三重獎勵與優酪乳早鳥送,結合4月17日起跑的腸胃健康日講座,希望喚起民眾正視腸胃保健,一同打擊腸癌追捕瘜肉。
-
大腸直腸癌急攀升 成為國人最大隱憂!
癌症新知 / 腸癌3229根據統計顯示,國人平均十萬人中,就有43.8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發生率為所有癌症排名第二,目前國民健康署為防治大腸直腸癌,補助50歲至未滿75歲的民眾每年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 -
專題》國人飲食西化 大腸直腸癌罹患率攀升
癌症新知 / 腸癌3257若民眾有定期接受全身健檢的習慣,相信早期發現大腸直腸癌不是件難事!在大腸直腸癌第零期時,癌細胞侷限在黏膜表皮的病變、且通常是惡性的,但若能確診此癌細胞僅僅是「原位癌」,其實只要利用手術或內視鏡將病灶除去即可,並不需要接受如化學治療等方式,不過須注意術後一定要記得定期接受複檢,以了解癌細胞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