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糾紛
-
武漢肺炎首例女台商痊癒 口罩實名制首日賣98萬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01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表示,兩名新增的武漢肺炎病患,都居住於北部,分別是40多歲男性與20多歲女性,男性患者2019年12月在武漢工作,2020年1月17日前往遼寧省,2月2日從遼寧省大連市回臺,3日出現發燒、咳嗽、頭痛等症狀,4日就醫,6日確診;女性病患長住武漢,1月21日由深圳回臺,2月1日出現咳嗽帶痰與胸悶,4日就醫,6日確診。 -
孩子暴牙、戽斗恐遭校園霸凌 齒顎矯正應把握黃金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897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全球每10人就有7人有不同程度的齒顎不整,在歐美國家平均每3至5人即有1人接受過齒顎矯正治療,在台灣因矯正費用昂貴,而較少人願意矯正。 -
手術麻醉知多少? 術前麻醉評估停看聽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842張國安醫師解釋,「麻」就是「不痛」,「醉」就是「不知」,再加上「不動」,麻醉可以讓手術順利進行,並減輕病人的不適和恐懼。麻醉方式有許多種,醫師會依手術方式、手術時間長短和患者身體狀況來評估選擇;較大型的手術,通常使用全身麻醉,讓病人不痛、不知、不動;有些時間短、範圍小的手術,可採用「舒眠麻醉」,例如少量靜脈注射讓患者睡著,再視需要於手術部位施以局部麻醉。 -
骨頭缺損如何補? 常見5種補骨醫材停看聽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59國內骨科權威、嘉義長庚醫院榮譽院長許文蔚指出,補骨醫材使用範圍廣泛,例如,切除腫瘤後所造成骨骼缺損、重複置換人工關節所引起骨缺損等情況。此外,再處理骨刺、神經壓迫時,必須採用減壓手術,術後打人工骨釘,如果自身骨頭不足,也需要補骨醫材。 -
醫病糾紛難解套 盼病主法上路能改善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41台灣醫病和諧推廣協會理事長黃鈺媖認為,近年來台灣的醫病關係雖有成長,但緊張對立、不理性的暴力事件仍時有所聞,如何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讓醫生、病患家屬及社會獲得三贏,成為當務之急。 -
醫療AI結合人才與大數據 跨領域提升技術品質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86雲創學院雲創中心正式揭幕。臺中榮民總醫院、東海大學與台灣人工智慧學校3方簽署合作,進軍醫療AI,希望結合醫療專家、大數據及AI人才,讓台灣醫療品質有突破性的發展。 -
2018年消費新聞票選 衛生紙之亂奪金酸莓獎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524回顧2018年的台灣,讓消費者惶惶不安的消費事件依然層出不窮。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舉行的「年度10大消費新聞」活動進入第36年,今年從百則消費新聞中篩選出30則重大議題,並展開網路票選,請消費者選出心中認為重要的消費新聞,以歸納並比對消費爭議之發展趨勢。票選結果及前3名消費事件之企業經營者將被頒 -
美容醫學品質認證2.0 避免醫糾為民眾做好把關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60醫美糾紛層出不窮,許多民眾擔心踏入無良診所,花錢又毀容,醫策會、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台灣皮膚暨美容外科醫學會、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共同推動「美容醫學品質認證2.0」,通過認證的診所,就能貼上綠色、粉色的「美容醫學品質認證標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