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紫杉醇
-
國衛院攜手清大研發KIF2C新標靶 對抗癌症多重抗藥性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3245最新癌登報告(111年)資料顯示,該年新增1萬7366名乳癌患者,10%至15%屬於三陰性乳癌,治療棘手,抗癌藥物有限,國衛院、清華大學聯合研發標靶新藥KIF2C小分子抑制劑(BPRMC007S9),有望在5年內順利上市。研究證實,這款新藥與現行8種以上化療藥物併用,具有高度協同作用,可提升藥效達5至200倍,併用BPRMC007S9,更可在14天內抑制抗藥性腫瘤生長達60%。未來適用範圍將進一步拓展至卵巢癌、子宮內膜癌與子宮頸癌等女性癌症,期望提升婦癌病患的治療成效與存活率。 -
健保擴大推廣學名藥 8月起癌症化療學名藥納獎勵試辦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801健保署為支持藥品多元供應,以強化藥品供應韌性,保障病人用藥權益,自113年7月1日起推動鼓勵使用生物相似藥品,並於114年8月起擴大納入癌症化學治療之學名藥(下稱癌症化療學名藥),包括許多病友熟知的「歐洲紫杉醇」、「小紅莓」等,期能提升學名藥使用占率,活化健保資源,加速引進更多治療新藥,全民共享健保計畫成果。 -
攝護腺癌荷爾蒙治療失效別放棄 精準治療新觀念助延命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13164新型精準放射性標靶治療在歐美已有多年的臨床應用經驗,國內亦逐步導入此療法,但僅限具備專業設備與輻射安全設施的醫學中心執行。童綜合醫院便是少數能實際執行攝護腺癌精準放射標靶治療的醫院之一,提供患者更多治療選擇。 -
化療後恐面臨神經學症狀 中醫針灸能改善手腳麻木問題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276安南醫院中醫部部主任黃千甄表示,部分化學治療藥物如紫杉醇類、鉑類、長春花鹼類等,具有程度不一的神經毒性。據統計,完成治療後1個月,約68%的患者持續出現手足感覺受損等神經學症狀;經過半年之後,仍然會有30%患者帶有難以解決的手足麻痺症狀。 -
腹脹、腹痛恐卵巢癌? 慎防高死亡率女性生殖系統癌症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9417温國璋醫師表示,卵巢癌是造成女性生殖系統癌症高死亡率的頭號殺手,由於初期沒有明顯症狀,難以早期發現,以致發現時都是晚期居多,因此,透過定期檢查及早發現病灶相當重要。 -
更年期女性小腹微凸恐罹癌 建議30歲女性常規婦科檢查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9187温國璋醫師提醒,如果常感覺腹脹、食慾不振或是排便習慣改變,出現頻尿、腹痛等,建議就醫進一步檢查,除了腸胃科或泌尿科外,也應到婦產科就診。若有乳癌、卵巢癌等家族病史者,建議女性30歲開始常規回婦產科檢查,同時可以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50歲後停經婦女應定期檢查,若是有相關懷疑的症狀可以透過超音波檢查以及抽血檢驗腫瘤指標CA-125,利於早期發現卵巢癌蹤跡。 -
癌症治療為何朝向中西醫整合? 醫師盤點5大關鍵要點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7915台灣是1個醫療密度高,發展良好的寶島,兼之除西醫主流醫學外,尚承襲了傳統中醫,故而國人能有不同的選擇。隨著癌症治療的進步及慢性化,癌症治療的副作用、體質改變及免疫的恢復,已成急迫的議題。 -
陽明交大找到了! 白蛋白奈米藥物作用癌細胞關鍵分子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598陽明交大研究團隊在奈米自噬的機制中,找到白蛋白奈米藥物在癌細胞作用的關鍵分子—SQSTM1分子在奈米藥物運送及癌症療效中扮演關鍵因子,可以促進奈米藥物釋放與發揮抗癌活性。這項重要研究發現提供奈米白蛋白藥物運送及治療癌症的基礎,也為科學領域開闢奈米自噬在癌症研究和創新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