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紫杉醇
-
化療不是一句「辛苦了」就能減痛苦 畫療醫廊傳遞溫暖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387身為乳癌病友的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深刻了解治療過程中的艱辛及恐懼,化療過程很辛苦,掉髮、不孕、異常疲累等症狀,絕非一般人所能想像,也不是親友一句「辛苦了」,就能降低痛苦。 -
確診三陰性乳癌別慌! 醫師曝術前化療合併免疫新趨勢
癌症新知 / 乳癌257「超偶」歌手朱俐靜月初不敵乳癌病逝,消息傳出後,引發各界對於女性癌症頭號殺手「乳癌」的關注。國內研究發現,台灣乳癌好發年齡為40至69歲,其中不乏未達公費乳房篩檢年齡的年輕女性,醫師呼籲女性朋友提高警覺,及早診斷和治療,即使是三陰性乳癌,若能早期治療,也有機會力拚達到近乎沒有癌症跡象的狀態。 -
血管阻塞7成以上須考慮侵入性治療 血管支架知多少?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73根據健保大數據顯示,2017年心臟血管支架置放術件數達4.3萬件,8成患者年紀超過55歲,專家表示,近年來,接受心血管支架置換術患者年齡層明顯下降,與抽菸、肥胖與不當飲食等因素有關。 -
老年人腳痛腳麻不是退化 恐是周邊動脈阻塞嚴重將截肢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610周邊動脈阻塞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on disease, PAOD),是全身動脈粥狀硬化的一種過程及表現,在台盛行率高達 15.6%至32%。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陳沂名指出,周邊動脈阻塞與許多心血管疾病相同,都是由不良的生活習慣或三高慢性病所引發的血管病變,好發於50至60歲民眾身上。 -
每天掉超過100根頭髮正常? 這些藥物恐引來落髮危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613健康人平均有10萬根頭髮,每個月長1公分,每1株毛囊都會經歷生長期、退化期和休止期,然後掉落,重新再長1株,又進入生長期。 -
親友推薦的偏方真的有用? 用藥前先釐清這3項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897中醫師王瑜婷說明,大部分癌友都會對放療、化療、標靶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感到焦慮,以致想尋求其他偏方,建議病友在使用前,應該先充分了解自己的「腫瘤期別」外,「自己的體質」、「藥物的性質功效」。 -
中醫抑制發炎物質 減輕化療神經病變副作用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603化學治療的過程會伴隨許多副作用,其中周邊神經病變的發生率約30%。輕微症狀會出現末梢麻木,嚴重時則會出現遲鈍無力、疼痛和刺癢感等,令患者相當難受,必須減輕劑量或是中斷治療。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中醫研究團隊利用文獻整理發現,使用中藥可抑制發炎物質,減輕神經症狀,在臨床上也獲得良好療效,成果已刊登在2019 -
作家櫻桃子乳癌離世 6大高風險族群別忘篩檢
癌症新知 / 乳癌6356日本4大國民漫畫之一的《櫻桃小丸子》作者櫻桃子(本名:三浦美紀)不幸於8月15日因乳癌病逝,享年53歳。消息一出,震驚所有喜愛《櫻桃小丸子》作品的廣大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