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細菌性肺炎
-
面對新冠流感雙重夾擊 「新」左流右肺讓防禦力再升級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75面對新冠肺炎與流感的雙重夾擊,年長及慢性病等高危險族群應積極主動出擊,除了接種新冠及流感疫苗,建議應與醫師討論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必要性。 -
幼童染新冠若重症會有肺纖維化? 胸腔科醫師完整說明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841新冠肺炎(COVID-19)全球肆虐將要2年,Delta變異株出現,專家們發現發病族群有年輕化趨勢,傳染力也更高,新北市幼兒園群聚事件,是台灣首次在小小孩間病毒擴散,所幸至今未傳出重症個案,然而不僅新冠肺炎,一般細菌與病毒都可能引發嚴重肺炎,有可能導致纖維化等永久後遺症,嚴重度隨年紀有所不同。 -
借鑑英國經驗 微解封後的台灣該如何平衡經濟與防疫?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59前北榮感染科主治醫師鄭元瑜表示,英國的解封在媒體上可以看到很多批評的聲音,也有許多專家學者反對解封,因為解封之前,英國的病例數就已經在快速上升,之後就只會上升的更快,住院人數和死亡人數雖然因為疫苗的普及比較緩和,但是也會持續上升,這看起來是1個比較糟糕的政策。 -
慢性病患者是肺炎高危險群 只施打流感疫苗還不夠!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601成年慢性病患者因社區性肺炎住院的比例較一般人高出約3到9倍。罹患肺炎時,務必盡快就醫接受治療,若持續惡化恐導致死亡。肺炎是台灣10大死因第3位,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
新冠肺炎當前人人自危 肺炎鏈球菌復發率高威脅更大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318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北榮副院長黃信彰指出,感染流感病毒後繼發的細菌性肺炎,是引起重症或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旦長期發炎,可能減少患者長期存活率,且提高住院比率,約是一般人的3到9倍。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灣大學醫學院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感染流感、新冠病毒後容易合併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增加臨床治療困難度。 -
肺炎死亡率攀升 疾管署呼籲長者接種疫苗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384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李秉穎教授表示,肺炎為流感常見的併發症,雖然近年醫療技術大幅提升,但死於肺炎的人數仍不減反增,10年來死亡人數已成長一倍。肺炎為流感常見的致命併發症,流感併發肺炎死亡風險會增6倍,因流感病毒會破壞上皮細胞、導致免疫功能失調以及降低人體排除細菌的能力,感染流感後容易引發繼發性的細菌感染,造成急性肺部組織發炎,甚至出現各種嚴重合併症,例如:肺膿瘍、呼吸衰竭等重症,體力衰弱的患者甚至恐在幾天內死亡。 -
我境外移入H7N9 死亡個案首例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疾病管制署副署長周志浩指出,國內第二例境外移入H7N9死亡個案是來自大陸江蘇的86歲老翁,在歷經近一個月的隔離治療,體內已測不到H7N9病毒,但因年紀太大,又患有諸多慢性疾病,死於細菌性肺炎併發敗血性休克,已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 -
超級細菌!小心感染致命金黃色葡萄球菌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868近10年來MRSA也在社區出現流行(稱為社區型MRSA),造成健康兒童的感染,嚴重的病例並不少見,甚至造成死亡。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陳志榮醫師表示,有一位5歲大的女童,之前健康狀況良好,入院前5天開始有咳嗽、喉嚨疼痛等症狀,有一位弟弟也有相同感冒症狀,母親發現她食慾與精神活動力逐漸下降,帶至急診診治,胸部X光檢查發現患童有多處肺葉浸潤,診斷為細菌性肺炎,患童入住至一般病房時突然血壓驟降,緊急轉至加護病房照護,所幸搶救得宜,目前狀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