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結婚
-
黃金凍卵期!提高未來受孕成功率 女性把握30至35歲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5628現代社會晚婚、晚育已是常態,根據統計,台灣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逐年上升,從2005年的27.7歲上升至2023年的31.5歲。面對生育年齡不斷推遲與未來的不確定性,許多女性在實現自我或投入事業的同時,也開始思考:「如果我還沒準備好,卻又不想放棄當媽媽的機會,該怎麼辦?」。此時,「凍卵」便成為選項之一。 -
夫妻檢查正常卻難受孕? 醫:不排除與這4大狀況有關
兩性關係 / 不孕症6882夫妻接受備孕檢查後數值皆正常,卻仍然無法懷孕,是否需要透過人工生殖介入?黃建榮婦產科暨台北試管嬰兒中心黃珽琦副院長表示,此前一名患者備孕2年、嘗試中藥調理、服用排卵藥治療,孕前檢查也無任何異狀,但卻遲遲未能自然受孕。 全球約30%的不孕夫婦被診斷為不明原因不孕。 -
男性年紀愈大當爸要注意! 研究:子代精神疾病風險增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14隨著國人受教育年數增加,平均結婚年齡逐年上升,而生育年齡普遍延後。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112年母親平均生育年齡為32.4歲,自民國80年來上升了5.2歲;112年的父親平均生育年齡為34.6歲,32年來上升了4.3歲。過去研究觀察到父親生育年齡愈高,其子代思覺失調症風險增加,且發病年齡較早,但尚未有實證研究直接評估與量化。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發現,男性生育年齡愈晚,與子代身上產生的新生突變,呈正向相關性。 -
每日血便逾10次!婦確診潰瘍性結腸炎 治療控制迎曙光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867現年58歲陳女士15年來深受腹瀉、腹痛、血便所苦,尤其近幾個月嚴重到夜不成眠、1天跑10多次廁所、甚至常常滲漏糞水,讓她苦不堪言。所幸經彰基醫學中心顏旭亨醫師收治,確診為潰瘍性腸炎、並以進階藥物治療,陳女士終於可以安心擔任兒子的婚禮主婚人。 -
醫療性凍卵凍精拚年底上路! 將以乳癌、血癌患者優先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103想要保有一線「生」機,不少育齡癌友自費存精存卵,衛福部國健署今天宣布,將推出「醫療性凍卵補助」,優先補助乳癌患者凍卵,男性血癌患者凍精,前者將比照人工生殖技術補助方案,凍卵女性首次最高補助7萬元,至於男性血癌患者凍精,則補助數千元。 -
女性戒菸難度高?醫師分析女性抽菸壞處 不只影響生育
兩性關係 / 不孕症7164婦女節即將到來,振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陳怡君指出,每個結了婚的婦女都夢想可以生孩子當媽媽,但年紀輕輕的25歲小優(化名)結婚多年,多次懷孕卻都以流產收場,有次門診她要從皮包裡拿出健保卡時,突然有包香菸就這麼剛好掉了出來,她尷尬地趕快撿起來說是先生的,醫師笑笑沒說破對懷孕衛教時她一直隱瞞抽菸的事實,若能順利戒菸就有機會懷孕生產。 -
送子鳥創新綠色凍卵!結合AI大數據 永續經營減碳環保
兩性關係 / 女人幫8211「什麼時候結婚?何時生小孩?」逢年過節親友難得團聚,妳是否也被這些問題追著跑?晚婚晚生甚至不婚只想生儼然成為現今的社會趨勢,越多女性選擇「凍卵」保存年輕健康的卵子,為自己預留生育選擇權。面對長輩的過度關切的壓力,妳可以自信回答:「我凍卵了!」 -
不要忽略!老年憂鬱症難察覺 經常伴隨假性失智症發生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090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李佩頴表示,老年憂鬱症的症狀通常不如典型憂鬱症那般明顯,更常表現為認知功能障礙或身體不適。許多高齡患者並未主動表達憂鬱情緒,而是因睡眠問題、主觀記憶力減退或身體不適等症狀前往就醫。在高齡族群中,憂鬱症的患病率可能高達7%至20%。目前台灣只有最高約3.8%的患者接受治療,顯示臨床診斷與治療方面存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