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結核病
-
肺癌成國人頭號殺手 化療和標靶治療副作用中醫可緩解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8543不少肺癌患者因化療期間噁心、嘔吐、疲勞等副作用,不斷消磨體力與意志力,同時還會因為化學藥物不分敵我,除了攻擊癌細胞之外,也會一併破壞體內的正常細胞,傷害到骨髓黏膜,並使得白血球、血紅素及血小板不足,西醫將這樣的現象稱作骨髓抑制,一旦自體免疫細胞功能下降,患者體力也會大受影響,經常中斷療程。 -
9月恢復施打國產卡介苗 兒科醫師整理常見5大問題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907卡介苗是用來預防嚴重結核菌感染,它是1種牛的分枝桿菌所製成的活性疫苗,注射後可對結核病產生抵抗力。 -
AIT處長酈英傑強調 台美夥伴關係「真朋友、真進展」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40楊珍妮強調,今年是備受挑戰的一年,全球同時陷入公衛與經濟雙重挑戰,但台美雙訪友情持續增溫,包含3月新冠疫情上升時期,發布聯合防疫聲明,包含快篩試劑、疫苗、藥物等科技研發,外交部也舉辦超過30場視訊會議,分享台灣防制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同時捐贈1,200萬片台灣生產口罩,一再展現台灣可以幫助與正在幫助世界的精神。 -
卡介苗疫苗廠商轉換 8月17日至31日暫停施打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111疾管署慢性傳染病組組長黃彥芳表示,台灣卡介苗施打多採用國產疫苗,委託國衛院生產製造,但日前因生產不足需求,為避免疫苗短缺,暫時使用日本製卡介苗,由專案進口方式採購,當作過度時期替代方案。 -
瑞德西韋中國數據不可靠 卡介苗防新冠台灣加入研究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408針對瑞德西韋在台灣研究,中央流行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如果單看台灣研究案例,整體新冠患者就少,加上新確診病人遞減,接受測試患者約10多個,因此僅用台灣數據比較難判斷整體效能,但從藥廠針對全球實驗發現,治療5天與10天效果差異不大,顯示同份量藥物可以讓更多人使用。 -
新增2例為家庭群聚病例 目前有5例出院 鑽石公主號2次採檢均為陰性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北部80多歲男性(案27,指標個案)及50多歲男性(案28),2人為父子關係。案27本身為具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之洗腎病人,近期無出國史。 -
結核病接觸者收到「接觸者檢查通知單」 該怎麼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94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蔡正堅表示,結核病患在確診後必須持續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但是對其接觸者而言,是否為結核病患者?要不要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才是防疫重點。 -
皮蛇漸趨年輕化 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有效預防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560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俗稱皮蛇,潛伏於神經節中的病毒會在人體免疫力低下時伺機活化,通常以胸部、臉部、腰部、頸部較常見,也可能遍布全身。立達診所院長吳鴻誠醫師指出,帶狀疱疹過去是長者常見的疾病,但現在年輕世代罹患率增加中,可能跟青年人作息不正常、熬夜或生活壓力大有關,讓帶狀疱疹有年輕化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