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缺貨
-
營養師曝「這菜」CP值最高 冷凍蔬菜營養不輸新鮮貨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991隨著氣候變遷加劇,極端天氣頻繁發生,颱風豪雨對農業的衝擊也越來越嚴重。今年8月接連的丹娜絲颱風及豪雨,再加上楊柳颱風,重創台灣蔬菜產區,菜價應聲飆漲。根據台北市果菜市場最新數據,葉菜類每公斤已達100元,韭菜、芹菜來到200元,青蔥更喊出500元的天價。 -
新冠疫情再起!缺藥、缺快篩? 疾管署研議解雙缺困境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775新冠疫情拉警報,疾管署預估,這波高峰恐落在6月底至7月初,感染人數超過170萬人,外界擔心雙缺困境,缺藥、缺快篩,為此,疾管署下午與健保署、食藥署,及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聯會、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等團體開會討論,針對藥用快篩部分,強調,醫用快篩產能單週可出貨4.5萬劑,足夠因應醫界需求。 -
「班班喝鮮乳」勿取消 董氏:完善配套別讓政策倒退嚕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382農業部及教育部推動「班班喝鮮乳」政策,因配套措施不足,導致第一線工作量大增,引起不滿甚至反對的聲浪。董氏基金會主任許惠玉表示,該政策立意良善,卻缺乏溝通及配套匆促上路,即便是再好的美意,也都會大打折扣,演變成擾民。 -
不只缺藥、醫材也缺!健保給付低 心導管醫材退出台灣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144心導管電燒手術醫材「可鎖管鞘」退出台灣市場,引起臨床醫師擔憂。對此,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表示,健保資源不足,健保給付過度剝削,如果衛福部還是只出一張嘴,期盼共體時艱,請問還有多少藥廠能繼續咬牙苦撐? -
未來看病領藥處方箋不再寫藥名改成分名? 牙科先試辦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168至醫院看病領藥,藥袋註明商品名、學名,但不見得標示成分名,衛福部健保署表示,今年10月起,牙醫診所開立藥品處方箋時,醫師如在藥品後方註明「不可替代」字樣,必須說明原因,如果沒有說明,將視為可以替代,方便社區藥師調劑。半年後(明年4月)處方箋,則不再寫藥名,而改為成分名。 -
任職7年史上最久!食藥署長吳秀美遭撤換 爭議1次整理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415昨天衛福部長邱泰源才說食藥署換人一事「子虛烏有」,但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8)日受訪時證實此事,他表示,尊重衛福部的人事規劃,「吳前署長」過去7年在工作崗位,讓大家看到她的專業與盡職,希望新的署長一樣積極、負起責任。 -
確診數比上週增3成 疾管署示警:新冠高峰落在7月中旬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532疾管署資料顯示,上一周(6月18日至6月24日)新增817例新冠本土確定病例(住院併發症),較前一周(6月11日至6月17日)624例,上升31%;上周新增40例死亡病例,與前一周38例差不多。 -
898萬國人吃!含這成分止痛藥 去年健保用藥人數最多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838衛福部健保署統計,112年健保給付藥費2431億元,占當年度健保總額27.35%,與111年2317億元相較,增加114億元。如與108年2082億元相較,5年增加349億元,幅度驚人。至於去年哪種藥物的健保使用人數最多,答案是成分為「乙醯氨酚」的止痛藥,使用人數達898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