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罕病兒
-
首份「罕病病友生活狀況及需求普查」 8成1歲後才確診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6795罕見疾病基金會公布國內首份「罕病病友生活狀況及需求普查」報告,結果顯示,有近8成罕病病友是在1歲之後才被確診,而三等親內有其他家人罹患罕病比率達45.11%。衛福部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在罕病防治上仍需加強,將努力檢討。 -
罕病結節硬化症病徵多樣難診斷 白斑合併癲癇及早就醫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3286歲男童「柴柴」罹患結節硬化症,合併多重障礙疾病,多次住院,單身的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新生兒科醫師王杏安在治療過程中,萌發母愛,認為「這世界上沒有人比她更適合成為柴柴媽媽」,決心收養,歷經3年繁瑣程序,終於在去年順利領養,成為沒有血緣的合法母子。 -
罕病藥退出健保?立委公聽會回應 為罕病患者權益發聲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606明年度健保總額協商破裂,健保會兩案併陳,送至衛福部。在先前協商過程中,醫界代表要求健保不再給付罕見疾病用藥,引發爭議,為此,53個罕病團體今天發出聯合聲明,向衛福部長邱泰源及健保會委員喊話,希望盼邱部長支持付費者版本,讓罕病藥物持續由健保給付。 -
近2成兒少害怕「特殊需求兒童」 有8成願與他們交朋友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461近期發生妥瑞兒看電影,因為不時發出聲音被喝斥的新聞;以及有唐氏症的孩子買炸物卻挨罵等新聞引發爭議;另北一女全盲學生帶動唱、罕病兒獲總統教育獎等事件感動萬人,顯見社會大眾對特殊需求兒少的高度關注。家扶基金會公布最新《友善共融:兒少相處問卷調查》,對於特殊需求兒少,約3成兒少有負面觀感,超過9成在態度、行為受家長影響。兒童權利公約(CRC)指出,每位兒少都應受到公平對待,然而歧視卻經常發生在特殊需求兒少生活中,不但影響心理健康,也讓其身處不利處境。 -
罕病兒媽媽不平凡 居家照顧勞苦功高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74616歲的「安安」罹患俗稱「天使症候群」的「Angelman氏症候群」,由於先天染色體缺失,除了嚴重的學習障礙及發展遲緩,更伴隨不定時發作的癲癇。為此,安安媽媽張素珠毅然決然辭去工作,專心在家照護女兒。 -
罕病兒父親鄭春昇 靠捏麵養活全家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103 -
罕見疾病感恩慈善音樂會 歌聲傳達生命力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967 -
250罕病家庭捉襟見肘 基金會呼籲各界捐款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