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老年人口
-
這些疾病恐演變成洗腎 改善體內微循環「腎」重保健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92腎臟是由許多腎絲球以及腎元所組成的,有著豐富的微血管,如果血壓、血糖或血脂控制得不好,就容易造成血管壁傷害及病變。血壓若未控制好,身體處在高血壓狀態時,腎臟也無法有效過濾身體的廢物,導致腎臟病的發生,而身體處在高血糖狀態時,也容易導致腎絲球硬化及腎元破壞。 -
研究發現:全球人口主要死因 與心血管疾病呈現正相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65研究的作者追查30年以來的數據,認為國家需要製定具有成本效益的公共衛生計劃,用行動降低心臟病的風險。心臟病從1990年的2.71億,增加至2019年的5.23億,幾乎多出1倍,心臟病死亡人數,則從1,210萬上升至1,860萬。
-
耳鳴患者隨老年人口增加快速成長 放任不理只會惡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8579台灣人口快速老化,耳鳴也是老化現象之一,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老年人耳鳴的原因多半與生理機能退化有關,包括:內耳血管循環不良、神經退化萎縮等老化因素,都可能引發耳鳴,因老年人口增加,耳鳴的人數也呈現快速成長,若長期耳鳴卻放任不理,還會產生重聽及眩暈的併發症。 -
高齡長者慢性病骨鬆高居第4位 定期篩檢降低骨折風險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11一般人身體骨骼內有造骨細胞、破骨細胞2種,負責骨質的製造和分解,若受到激素分泌下降影響,破骨細胞活性增強,會使得分解速度高於製造速度,造成骨質流失,也就是所謂骨質疏鬆症。傅紹懷醫師說明,骨質大約在20至30歲時達到最高峰,之後會隨著年紀增長而逐漸減少,中年以後骨質每年平均減少0.3%至0.5%,到了80歲骨質更會加速流失。 -
台灣骨折發生率全亞洲之冠 骨事抗跌牢記駝矮痛3警訊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09骨質疏鬆症是常見但卻很少人注意的隱形殺手,有許多症狀不明顯,但是只要輕微跌倒,或是突遇過猛外力,就可能造成嚴重骨折,骨折後引發嚴重的疼痛與行動限制,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
65歲以上3成口中無牙 台灣牙材需求隨高齡化持續加重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930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指出,在醫療器材的品項中,牙科產品整體佔較小,比重僅7.1 %,但隨著人口高齡化、齲齒問題以及民眾對於牙齒矯正及修復的需求,造成這幾年牙科醫材的成長。 -
工研院號召業者合作研發 提升台灣醫護長照量能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437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表示,台灣將在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超過65歲以上的老年人占比將逾20%,未來台灣照護人力將無法支應龐大的需求,長照成為刻不容緩的挑戰。 -
聽力退化成高齡社會隱憂 專家:助聽器是必要安全輔助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316奇美醫學中心1項聽覺生理學研究發現,聽覺與年齡呈正相關。研究推測老化會使得耳蝸內毛細胞與聽神經間的神經突觸數量日漸減少。即使純音聽力尚未明顯受損,也已造成神經編碼產生缺陷,進而影響中樞聽覺處理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