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老年化
-
奶奶因病服藥竟引低血鈉! 及時就醫解決多重用藥危機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817台北慈濟醫院老人醫學科主任劉修勳表示,導致長者多重用藥的原因大致有3個因素,一為病人本身患有多疾病因而需要多種藥物治療;二是病人習慣至坊間自行購買藥物服用;三則因藥物引起的副作用使醫師開立其他藥物再做治療。 -
國內社會安全網難建構? 學者直指社區關懷據點待改進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504社家署統計,截至今年6月,全台共4916處關懷據點,針對銀髮族提供健康促進、餐飲共餐、關懷訪視、電話問安等服務,有學者指出,在社區關懷據點4項業務中,以辦活動、備餐所花費的經費最多,各據點對此均相當認真,相較之下,訪視、問安機能逐漸遭到弱化。 -
微創手術關閉左心耳! 可防心房顫動生成血塊引起中風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693林口長庚心臟血管外科團隊於2022引進新式「左心耳夾」治療心房顫動,相較傳統手術,除了更有效的關閉左心耳,還可降低手術時間及減少出血風險。至今年3月,累積完成第100例新式左心耳夾手術,並引進胸腔鏡心臟不停跳左心耳關閉術,提供心房顫動新的微創治療選擇。 -
65歲以上每7人就有1人骨質疏鬆! 2治療降低骨折風險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130根據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布資料,台灣將在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20%,隨著人口老化,許多老年化人口常見的健康問題也隨之普及化,其中骨質疏鬆症患者更是逐年成長。此外,國健署於2017-2020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65歲以上民眾,至少有1個部位測出有骨鬆的比率為14.1%,約每7人就有1人患有骨質疏鬆症,其中女性高於男性(女性17.4%、男性10.4%),且這些數據隨人口老化持續增長。 -
40歲視力模糊是近視加深? 醫曝:有這些症狀恐白內障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6264張沛瑞院長說明,白內障患者初期視線可能會有模糊不清的朦朧感,感受到顏色較不鮮明、昏黃、夜間視線不良、畏光、影像重疊或自覺近視度數不斷增加等,有些人甚至因白內障而改變了屈光度,突然覺得老花有所改善;若符合上述症狀都應提高警覺,至眼科做詳細檢查。因目前沒有任何藥物能完全治療白內障,充其量也只能減緩其惡化速度,最終還是得仰賴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才能真正改善視力。 -
黃斑部病變曾被視為眼科絕症! 眼科醫師揭治療新趨勢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377台灣逐步邁入老年化社會,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人口也愈來愈多;在過往,黃斑部病變為眼科的「絕症」,朱智盟醫師說明,目前已有藥物治療和雷射治療2種方式可改善,針對濕性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糖尿病引起的黃斑部水腫病變、高度近視性脈絡膜新生血管(CNV)、息肉型脈絡膜血管病變(PCV)及眼中風造成的黃斑部水腫等類型,都可藉由玻璃體藥物注射來延緩惡化,讓視力得到改善。 -
Bayer放射科新佈局 首推人工智慧影像平台加快揪病灶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2323製藥廠拜耳(Bayer)的放射科部門正在朝新的方向前進,從為CT和MRI掃描提供顯影劑,轉向提供數位和人工智慧的醫療影像App的服務。 -
定期監測體內PSA指數 攝護腺癌也能早期診斷及早治療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3813攝護腺癌的診斷主要依據攝護腺癌指標PSA,中文名稱叫做攝護腺特異抗原,攝護腺的上皮細胞與癌細胞都會分泌攝護腺特異抗原到血液裡,但癌細胞會分泌特別多,是正常上皮細胞的好幾倍,因此會藉由抽血來了解體內PSA指數的高低,就可以進一步診斷早期攝護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