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老年化
-
重聽不改善恐失去語言能力 但挑錯助聽器比不戴還慘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88黃韻誠醫師指出,台灣65歲以上年長者,每10位就有1到4位有聽力受損情形。而當人體無法由聽覺接收聲音或理解聲音內容,影響社交與溝通時就是聽力障礙。一般而言,可聽到25以內分貝者屬正常聽力範圍,此範圍外可分成25至40分貝的輕度聽力障礙、40至55分貝的中度聽力障礙、55至70分貝的中重度聽力障礙、70至90分貝的重度聽力障礙、90分貝以上則為極重度聽力障礙。 -
義大利成新冠肺炎歐洲疫情重災區 問題出在哪裡?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5而義大利死亡病例已超過6千人,且死亡率近10%,成了全球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遠多於中國大陸,生病的人愈來愈多,卻沒有人力能夠照顧,許多人會問:「為什麼義大利疫情會如此嚴重?」 -
記憶力退化就是失智症? 醫:可能只是「假性的」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009目前假性失智症的占比超過5成,尤其60歲以下的病患,有8成幾乎都是假性失智症,而年輕人的比例也逐漸攀高,到底什麼是假性失智症?假性失智症跟失智症都會有認知功能減退的情況,例如記性變差、無法專心、反應遲鈍、無法完成過去可以勝任的事情,但失智症的致病機轉是大腦細胞的萎縮或壞死,乃是不可逆的變化,而假性失智症在改善了背後的成因之後,認知功能減退的情況是可以被逆轉、康復的。 -
網路觀測長照議題 僅「醫療照顧」討論較廣泛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65台灣雲端社群觀測平台《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就以失能長照為觀測主題,探究網路上的傳播聲量及討論內容。在網路上提到年長者的照顧討論中,老年人的「服務項目」成為最多人在意的話題,除了政府支援的服務外,也包含許多民間組織如:紅十字會、弘道老人基金會等的自發性公益活動、商業活動中提供給銀髮族的優惠,該議題亦是好感度最高的議題。 -
關節退化靠葡萄糖胺改善 專家:效果因人而異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465台灣步入老年化社會,退化性膝關節患者越來越多,據統計,在60歲以上的族群,每100人中約50人有退化性膝關節症狀,不但走路卡卡,甚至還會疼痛,因此,相關保健產品成為近年來最夯的孝親禮物。不過吃保健產品真的有用嗎?臺北慈濟醫院外科部骨科主治醫師周博智指出,葡萄糖胺使用效果因人而異,其實只要平常控制體重、養成運動習慣,就能降低關節退化風險。 -
熟記9大重點 失智長者出遊不再困難重重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1513台灣進入老年化社會,失智浪潮來襲,如何營造友好失智環境,成為政府與國人努力的目標。台灣失智症協會賴德仁理事長表示,鼓勵老年人多參與活動,可讓失智長者延緩退化,但在公共場所的無障礙空間上仍需加強。 -
失智人口攀升 中醫輔助延緩大腦老化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1102全球老年化速度快速增加,另一個需要面對的問題是失智症(Dementia)人口日益嚴重,且成為公共衛生問題,推估2017年全球失智症人口接近5,000萬人,到了2050年將攀升至1億3,150萬人,等同於平均每3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 -
長期臥床最怕長褥瘡 注意營養配合手術可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06許多老人家長期臥床,除了肌肉萎縮、行動不便,如果沒有妥善照顧,經常拍打按摩,還可能引發褥瘡。至於長時間坐輪椅的病患,坐骨部位則容易出現壓瘡。醫師指出,透過不同的手術,可以治療不同的褥瘡、壓瘡,不能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