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老花
-
高齡看不清別再當老花或白內障 當心可能是黃斑部裂孔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94870歲的洪先生近1個月來總覺得左眼看不清楚,起初至診所檢查,被診斷為白內障,並建議接受手術治療。但他總覺得不放心,遂前往醫院尋求第2意見,經詳細檢查後才發現真正的病灶其實是黃斑部裂孔。長安醫院眼科醫師彭書昱指出,不少上了年紀的民眾經常將視力模糊歸咎於白內障或老花眼,忽略了黃斑部病變的可能性,導致錯過黃金治療期。 -
眼袋顯老、臥蠶招桃花! 醫:眼袋生成位置在臥蠶下方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9837楊菘宇醫師說明,如果眼袋沒有很大,卻有明顯淚溝,可利用微整形注射填充玻尿酸、膠原蛋白、童顏針等,藉由促進膠原蛋白增生、使軟組織膨潤,將淚溝部位填平,相較眼袋視覺上也就不那麼明顯。但填充物一段時間就會被身體吸收,因此半年至1年必須定期補充,才能維持較好狀態。 -
正視白內障手術前乾眼評估! 防術後出現「乾眼風暴」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9162白內障手術中植入適合的人工水晶體是手術後視力滿意度的關鍵之一。何奕瑢院長表示,人工水晶體的種類繁多,從健保到自費皆有,並根據功能需求可分為單焦點、多焦點和延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決近視、老花或散光等視力問題。 -
近視雷射安全嗎?眼科醫師也做近視雷射 分享術後恢復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667談到手術體驗,翁紹維主任坦言:「手術過程只有一個『快』字可以形容,我還來不及緊張,就已經結束了!」SMILE Pro 2.0雷射單眼僅需10秒,對於害怕手術過程的患者而言,可以說是相當安心的選擇。 -
看近模糊是累還是老花? 夏嘉璐、歐耶選老花近視雷射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249你是否在閱讀簡報或手機時,會不自覺地調整螢幕距離?這可能不是疲勞,而是視覺功能退化的警訊。根據衛福部及內政部統計顯示,2024年台灣40歲以上人口達1300萬,其中約一半的人會經歷「近距離閱讀困難」,即俗稱的「老花眼」。對於重視視覺精準度的中年族群而言,老花眼造成的閱讀模糊、視野不穩、對焦困難,已成為影響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的隱憂。大學眼科院長葉威毅門診觀察,選擇近視雷射矯正的民眾中,超過5成會同時選擇老花近視雷射,由於能1次解決老花、近視、散光等多重困擾,因而成為主流的個人化視力改善方案。 -
桃園中正藝文新地標! 桃園藝文大學眼科診所隆重開幕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1476大學眼科成立於1992年,全國每年服務逾百萬人次,長期致力於照顧國民眼睛健康,包含學童及青少年近視控制、成人近視、老花眼、白內障、視網膜黃斑病變、醫學驗光配鏡等,全人全眼、全族群覆蓋,提供完整的照護服務。2025年3月在桃園中正藝文特區由白內障手術專家莊雅容院長與大學眼視光體系品牌合作,設立「桃園藝文大學眼科診所」,為在地居民提供專業安心的眼睛照護服務。 -
白內障熟了再開刀? 醫師詳解白內障手術與人工水晶體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225資深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過往白內障開刀患者大多落在65至70歲之間,但如今年齡層逐漸往下降至60至65歲,其中也有原本6、700度的高度近視患者,5、60歲時近視度數突然加深,暴增到近千度,到眼鏡行配鏡也無法改善,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是因為白內障中心熟化混濁導致的核性白內障,必須治療白內障才能解決視力模糊問題。 -
白內障年輕化40歲恐上身? 醫揭白內障與老花關鍵差異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7438近年來白內障已有年輕化趨勢,高度近視族群更需警惕視力危機!過去,白內障好發於55歲以上,但隨著現代人頻繁使用3C產品與不當的用眼習慣,高度近視比例持續攀升,早發性白內障的案例逐年成長。眼科醫師提醒,若未及時治療,過熟的白內障恐引發青光眼、虹彩炎等併發症,嚴重甚至可能導致失明。醫師建議,除了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民眾應定期接受眼科檢查,及早發現並治療,守護視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