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聽力損失
-
4D感測助聽器提升理解及專注度 延緩認知衰退防失智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893聽力損失不像其他健康問題有明顯的生理症狀,因此容易被忽略,導致大腦長期刺激不足,進而增加失智的可能性。但仍可透過若干徵兆及早發現與矯正,例如不自覺地將電視音量調高、日常溝通對話也有雞同鴨講、答非所問的狀況。 -
中耳炎好發秋冬!中耳炎5大症狀 延誤治療恐聽力受損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112秋冬換季之際,感冒與流感患者的數量大增,同時也是中耳炎發生的高峰期。中耳炎是由中耳腔感染發炎引起的疾病,也是幼兒常見的疾病之一,偶爾也會發生於成人,其主要可分為急性、積液性與慢性中耳炎,又以前兩者最常見,常見症狀包括聽力變差、耳痛與發燒等,是不可輕忽的常見疾病。《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半年內「中耳炎症狀」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中耳炎常見的5大症狀。 -
家長應把握新生兒72小時聽篩! 確保孩子能夠聽見美好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3941歲8個月大的樂樂在出生3天內接受新生兒聽力篩檢,結果「未通過」,隔2天再測,仍是「未通過」,轉介至醫院檢查確診為聽力損失,2個月大時在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吳振吉建議下,配戴合適輔具,之後定期接受療育,追蹤聽力,目前對外界聲音已有良好反應。 -
每3秒就有1人失智 研究:嚴重聽力受損增5倍失智風險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8272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研究,影響失智成因中聽力損失占其中8.2%,排名第1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Frank Lin教授與研究團隊,在深入追蹤639名36至90歲的民眾超過10年,發現未矯正的聽力損失會加速大腦萎縮與其他大腦的病理性變化(如大腦白質病變)。 -
助聽器搭AI科技!帶動全新聆聽體驗 滿足個別聽力需求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6776聽寶助聽中心指出,根據MarkeTrak定期追蹤聽力保健市場和聽力損失消費者脈動並於2022年的資料中指出,35至64歲聽損者之助聽器配戴比率僅有18.9%。低於65歲以上的45%,以及35歲以下的32.5%。然而此年齡層正屬於年富力強,事業的打拼期,若因為聽力受阻影響溝通,恐大幅限制了職涯的發展。 -
聽損未介入輔具3大高風險族群 居家到府服務提供解方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004研究報告顯示,未矯正的聽力損失可能會帶來失智症、跌倒、憂鬱等風險,但仍有絕大多數的聽損長輩排斥助聽輔具的介入。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聽損發生率為10%的標準,加上每年助聽器進口量的對比下,等於台灣每年僅4.5%的聽損人口實際採取行動選擇使用助聽輔具。 -
睡眠呼吸中止症恐增耳鳴風險 耳聾發生率是正常人2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5960歲的王媽媽(化名)因眩暈長期反覆發作,吃藥未見改善,抽血檢查未發現貧血、高血脂問題,由子女帶媽媽來看診,診間發現患者身型肥胖、脖子較粗短,且問診時家屬反應,王媽媽的鼾聲可從2樓傳到1樓,且有健忘問題,經過睡眠檢測發現,王媽媽患有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經過正壓呼吸器治療2星期後,眩暈症狀不藥而癒,健忘情形也獲得了改善! -
聽力下降以為老化!檢查竟揪出腫瘤 靠1手術成功移除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6267歲的李先生2年前開始有左耳聽力下降的情況,時常聽不清家人說話的聲音,原以為是年紀漸長所導致的老化性聽力障礙,因此並不以為意。直到半年前情況越發加重,甚至時常聽見「嗡嗡嗡」的雜音,加上四肢出現麻刺感,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才輾轉來到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門診。透過小腦核磁共振檢查,徐賢達主任確認李先生罹患的是「聽神經瘤」,遂安排「耳朵後入路手術」將腫瘤移除,所幸他術後恢復狀況良好,耳朵不再聽到吵雜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