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聽力
-
耳鳴嗡嗡叫別不理會! 醫示警:恐因焦慮引發精神疾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78近期季節交替,日夜溫差變化大,民眾除了要防範流感病毒,部分民眾還可能會因為耳朵暴露在冷空氣中過久,以致耳朵血液流動緩慢,引發耳鳴的症狀。資深耳鼻喉科權威醫師李宏信表示,耳鳴指的是內耳自發性地產生聲音,而造成耳鳴的原因至少有數10種,除了天冷可能誘發耳鳴以外,聽力減退、病毒感染、藥物中毒、外傷、噪音及鞭炮音響傷害,過勞焦慮及精神壓力等,都可能是造成耳鳴的原因。 -
網購詐騙多!名醫肖像遭盜用賣假藥 治療耳疾沒有仙丹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15李宏信醫師指控,有許多不肖業者盜用他的照片移花接木,將西醫治療藥物改成斗大的「草本藥物治療耳鳴」、「耳聾痊癒」等字樣,搭配一系列假案例,企圖藉此增加假藥可信度,販售給耳疾患者,但耳疾並沒有仙丹可以快速治療痊癒,舉例來說,突發性耳聾在醫學上的定義是指3天以內、連續3個聲音頻率發生超過30分貝聽力喪失的急症,需把握發病後的7天黃金治療期,拖愈久治療效果愈差,且治療方式是循序漸進,需經過醫師診斷給藥,並非來路不明的藥物就能治癒。 -
老人重聽從「高音頻區」開始退化 及時治療防失智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19聽力往往隨著年紀漸長而逐漸退化,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理事長、資深耳鼻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老年人重聽通常會從聽神經開始退化,先從高音區開始無法辨識,逐漸連中音及低音頻區也開始退化,才知道有重聽的病症,因為人說話都以低、中音的聲音來溝通。因為一直聽不清楚,可能會讓正常社交活動減少,進而降低認知功能,少了外在聲音刺激,大腦其他部位的活躍度也可能因此下降,因此容易引發失智症。 -
講座報名/耳鼻喉權威健康開講 談重聽耳鳴及暈眩保健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48針對常見的耳鼻喉疾病是否有前兆?應如何預防與治療?李宏信醫師受財團法人臺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的邀請,將於12月24日星期六下午,為現場民眾講解「耳鼻喉權威醫師健康開講 談重聽耳鳴及暈眩保健」。 -
長期戴藍牙耳機!全球10億青年恐損聽力 醫曝改善方法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72外媒《衛報》報導,由「BMJ Global Health」刊登的研究報告指出,12到34歲的青年中,有24%的人「音量過高」,也就是以不安全音量收聽音樂,甚至強調全球超過10億的年輕人口恐面臨「聽力受損」風險。 -
秋冬好發心肌梗塞猝死率高 專家籲高危險族群提高警覺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13進入秋冬季節,隨著氣溫的驟降,心肌梗塞的發生率也隨之提升,許多名人因為心肌梗塞而猝死,這是一種急性且致命率很高的心臟疾病,發病後若沒有及時搶救,有很大的機率會導致休克或死亡。這些發生心肌梗塞的患者通常看似身強體壯,卻無預警倒下,主要原因與心肌梗塞的前兆不明顯有關。 -
長者因重聽逃生不及送命! 醫示警:重聽非老年人專利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21重聽是否有前兆?李宏信醫師說明,民眾剛開始會有點聽不到高低音,像是別人在跟你說話,只知道對方在講話,但有些詞語卻聽不清楚,如高音處和低音處都有聽不清楚的情況時,就應格外注意;特別是當小聲的悄悄話聽不清楚時,就是聽力退化的開始。 -
聽力下降恐致失智!早期介入治療 把握認知黃金逆轉期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3042020年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研究發現,有12個危險因子會影響失智成因達40%,其中聽力喪失佔其中8%,排名第1。聽覺是與人互動的重要能力,當長者因聽力退化而逐漸無法順利與人溝通互動時,除了會產生落寞、封閉的老人憂鬱症狀外,因大腦神經用進廢退的特性,若是平日接收不到刺激,主管聽力及記憶認知的顳葉部位就容易萎縮退化,伴隨而來的就可能是失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