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聽損
-
孩子常答非所問 原來是耳中積液作怪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5154即將念小學的萱萱,原本伶牙俐齒、活潑反應快,但近來開始答非所問,有時對叫喚也沒反應,看電視甚至越坐越近,媽媽帶她就醫後,經診斷罹患了「積液性中耳炎」,不僅聽力受到影響,在鼻腔後方靠近耳咽管的腺樣體也出現過度增生現象,經過引流手術,並同時以微創內視鏡的方式,將過度增生的腺樣體移除。 -
六旬老翁突發性耳聾 山元式頭針助聽力改善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729一名63歲董先生在今年4月突然發現自己左耳聽力變很差,家人、朋友說話,他必須用右耳靠近仔細聆聽,才能聽到聲音,去耳鼻喉科檢查,確診是突發性耳聾。董先生沒有接受西醫的類固醇注射、高壓氧治療,而是直接尋求日式山元式頭針療法,針對耳感覺點4點、腦第8對神經等刺激點進行治療,每周1次,過程中無搭配使用中藥,目前聽力已恢復至正常人水準。 -
老人聽力退化放別棄 北榮研發APP改善聽辨能力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49160多歲洪姓阿嬤患有重大聽力損傷,申請助聽器,回診時,認為效果不好,經醫師詳細詢問使用狀況,才發現她平時沒有配戴助聽器的習慣,與人講話之前才拿出來戴,以致遲遲無法適應。在醫師建議下,天天使用,並配合聽能訓練APP,有效改善聽辨能力,與孫子溝通時,不再「鴨子聽雷」,有聽沒有懂。 -
男子罹患中耳炎近乎失聰 電子耳找回聽力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910許多人都罹患過中耳炎,發癢、流膿;不過,醫師提醒,中耳炎如果反覆發作,恐影響聽力。一名中年男子從小飽受中耳炎之苦,長大後惡化,合併乳突炎及珍珠瘤,聽力幾近全無,最後花費上百萬元,裝置人工電子耳,才讓聽力逐漸恢復。 -
寶寶安靜好乖? 篩檢發現先天性聽損惹禍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783據統計,台灣新生兒先天性聽力損失發生率約為3%至4%,國健署婦幼組簡任技正施靜儀指出,自101年起,國健署全面補助本國籍出生未滿3個月的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檢,至今年已經滿5年,105年篩檢率達98%,成效顯著。
-
電子耳健保給付 先天性聽損兒找回新「聲」命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484據健保署統計,台灣每年新增60到100名先天性聽損兒,但實際人數應該更多。如果聽損嚴重,必須植入人工電子耳,但單耳人工電子耳費用高達90萬至110萬元之間,絕非一般新生兒家長所能負擔。
-
台北城市噪音排名14 聽損防治刻不容緩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63聽覺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之一,若聽力受損就容易導致與他人互動出現障礙。宏仁診所李宏信醫師表示,人體耳朵的構造相當複雜,內耳是由蝸牛體和三半規管所構成,其中蝸牛體掌管聽覺,若產生病變就會發生耳鳴,進而可能導致聽力減退重聽和耳聾,因此,要維護聽力健康,前提是必須防範噪音的危害。 -
老人重聽不治療 恐提高失智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56重聽除了會導致生活上的不便以外,智力衰退更是不可忽視的後果。李宏信醫師解釋,由於重聽容易造成聽損者與他人溝通上的困難與誤解,一再要求他人重複同樣的字句,多半會讓聽損者──老人家覺得沒有面子,乾脆減少溝通,在大幅降低與他人接觸的情況下,智力也就間接衰退。根據臨床觀察,聽損程度越嚴重,智力衰退的幅度也就越大,因此老人家一旦有重聽的情況出現,務必立即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