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肌肉萎縮
-
龐貝氏症難確診 延誤治療恐引發呼吸衰竭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365就讀國中的小潔,常常喊背痛,不僅動作遲緩,走路也容易喘,連下床都必須依靠家人協助,求診後才得知罹患罕見的遺傳疾病「龐貝氏症」。龐貝氏症主要症狀為漸進性的肌肉無力及下背疼痛、呼吸短促等,由於症狀不一,大部分病童難以早期確診,為此,社團法人台灣龐貝氏症協會製作宣導短片,呼籲家長提高警覺。 -
7旬嬤頸部強忍劇痛 竟是頸椎腫瘤作祟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676台中70歲趙阿嬤近2年來頸部疼痛,伴隨右手臂及右下肢無力、僵硬,近期更惡化到步態不穩,甚至無法舉起右手臂,赴醫院檢查發現,右手臂及手掌肌肉嚴重萎縮,原因是高位頸椎前方脊髓腔內的巨大腫瘤壓迫脊髓造成,所幸透過椎弓併腫瘤手術切除頸椎腦膜瘤後已恢復作息,醫師提醒若不積極治療,恐有癱瘓之虞。 -
3C低頭族長期姿勢不良 手麻忍痛10年險癱瘓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716低頭族注意了!台中有一名上班族張小姐,一用3C產品就手麻,時間長達10年之久,最近麻的感覺延伸到整個右半身,才驚覺不對勁就醫。檢查發現,除了手部神經,脊椎也同樣出問題,醫師告訴她,如果嚴重下去,還可能導致癱瘓! -
謝祖武、李維維主演微電影 為罕病SMA飆演技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396每個寶寶誕生時,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平安地長大,不過有些孩子一出生就得面臨病痛,據統計,台灣每9,000至1萬名新生兒,就有一名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而第一型SMA是全世界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性疾病。 -
天冷運動熱身不足 男大生前十字韌帶斷裂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152722歲的林同學熱愛打籃球,因下場前沒做好暖身,當跳投落地時,只聽到右膝蓋「啪」一聲,接著跪在地上痛到站不起來,經就醫接受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前十字韌帶完全斷裂,所幸透過「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後,保住運動生涯。 -
長期臥床最怕長褥瘡 注意營養配合手術可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20許多老人家長期臥床,除了肌肉萎縮、行動不便,如果沒有妥善照顧,經常拍打按摩,還可能引發褥瘡。至於長時間坐輪椅的病患,坐骨部位則容易出現壓瘡。醫師指出,透過不同的手術,可以治療不同的褥瘡、壓瘡,不能置之不理。 -
新生兒基因篩檢 挽救脊髓型肌肉萎縮症寶寶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240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新生兒篩檢中心簡穎秀醫師表示,脊髓型肌肉萎縮症是最常見的致死性新生兒遺傳疾病,最嚴重的患者可能出生或出生不久後即出現肌力下降,呼吸及進食困難等,通常活不過1歲,較輕微的患者則可能成年後才發病。 -
李怡潔寫出漸凍人生 用自傳故事激發正能量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264「20年,7300個日子,在別人眼中可能只是一晃而過的青春歲月,對我而言卻是一場場嚴峻的人生試煉,同樣的是,它都在我們的生命中添上了一抹獨一無二的精采。」出版《7300最平凡的奢侈》的作者漸凍人女孩李怡潔,以簡單的兩、三行字為自己的20年作註解,一位受刑人因此受到李怡潔的生命故事而感動,重新反思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