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肝硬化
-
110年國人平均80.86歲! 內政部揭惡性腫瘤減損壽命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45內政部今(14)日公布「110年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內政部表示,110年國人一般平均壽命為80.86歲,如排除國內10大死因前3位的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及肺炎,平均壽命將可分別提高3.84歲、1.56歲及0.91歲,顯示惡性腫瘤對平均壽命的影響最為明顯。 -
本土+43280!死亡+50 2歲女童腸胃炎就醫驗出MIS-C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0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30)日宣布新增43,280例本土個案,225例境外移入,50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3名40多歲死亡個案,本身都有一些慢性病,染疫後分別因肺炎、心臟腎臟衰竭等原因過世。 -
你是爆肝生活嗎?網友力推8種好習慣 好好修復你的肝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262現代人生活節奏緊張,許多上班族都會面臨熬夜超時加班、作息不穩定等易導致「爆肝」的壓力。長期操勞累積下來的肝臟功能問題不僅使人容易疲憊,嚴重者更可能導致肝硬化、影響全身器官甚至危及性命,因此養成「護肝」的良好習慣勢在必行!《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護肝方法」相關話題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8種護肝保養好習慣。 -
10個人中有2人肝臟出現「1危機」 放任不理恐成肝癌
癌症新知 / 肝癌2614從平常腹超檢查數據統計來看,患有脂肪肝的異常總人數,等於是10個人之中,就有2人有脂肪肝,因肝炎初期多數不會自覺症狀,當脂肪肝轉為脂肪肝炎,若未及時治療檢查,便有成為肝硬化,甚至演變為肝癌的風險,特別是患有肥胖、糖尿病、血脂異常,以及代謝症候群等疾患者更容易有脂肪肝,而B、C肝患者本來就是肝癌高危險群,一定要每半年追蹤1次超音波及血液胎兒蛋白檢查,不可不慎。平日民眾保護肝臟,避免脂肪肝找上身,要遵循4不1多的健康守則:不熬夜、不暴飲暴食、不吸菸、不嗜酒、多攝取天然且新鮮食物及蔬果,配合適度運動、減少過重及肥胖。若常感疲倦、食慾下降、經常全身無力、腹脹或上腹部有壓迫的悶痛感,須盡快找胃腸肝膽科醫師診治。 -
這類人染疫要特別注意! 醫籲:治C肝同時還可防肝癌
癌症新知 / 肝癌10625台灣肝臟研究學會預估,台灣至少還需治癒14萬5000名的C肝感染者,但其中竟有12萬多人仍不知被感染。蘇培元醫師表示,C肝患者幾乎無臨床症狀,難以早期察覺,民眾多是在健檢或血液篩檢時發現。 -
別再糾結血脂中的總膽固醇 這數值過高比想像更可怕!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53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指出大多數人在血液報告中只在乎總膽固醇是否超標,再有一點健康觀念的人會注意HDL、LDL,卻都忽略的三酸甘油脂(TG)也非常重要!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肝臟的脂肪細胞中,作為備用能量。長期攝取的熱量高於消耗所需,脂肪累積在肝臟越來越多,進一步會造成脂肪肝的問題。輕度的脂肪肝雖不影響肝功能,但進展到中度或重度脂肪肝,就容易使肝功能發生異常,也容易引發肝臟發炎、硬化。 -
本土+33483!死亡+36 40多歲1男1女慢性病加重病逝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6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日宣布新增33,483例本土個案,336例境外移入,36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最年輕死者2名為40多歲個案,1男1女,分別接種2劑及3劑的疫苗,本身具有慢性疾病,後續均因病況關係過世。另兒童MIS-C重症增加2例,為4歲女童及11歲男童,皆沒有打過疫苗,目前11歲男童仍在住院治療中。 -
李宏信醫師投身公益 定期辦健康講座提升全民健康意識
醫藥衛生 / NOW人物2872因此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例行舉辦公益演講,邀請的講者都是醫界專業人士,包括:曾擔任世界腦神經外科學會會長、台大醫院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杜永光,主講腦中風的預防及治療;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曾春典,主講高血壓與冠心病的治療與預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