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肝膽胃腸科
-
食道卡卡難吞嚥 她瘦成紙片人因為這個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33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任陳政國表示,「食道弛緩不能症」的成因不明,平均每20萬人約1至2人罹病,好發於30歲至50歲。由於下食道括約肌持續性收縮、無法放鬆,導致患者出現漸進式吞嚥困難,伴隨胸痛、嘔吐、胃酸逆流、營養不良等症狀。 -
根除C肝大躍進 長庚四院區治癒率達九成九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312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內科部部長林俊彥教授表示,首波健保給付對象為干擾素治療失敗,且肝纖維化程度第三級以上之患者;第二波健保給付對象為所有肝纖維化程度第三級以上之患者。值得注意的是,此二波僅給付第一型患者,不包含其他基因型患者。 -
國人胃食道逆流盛行 平均每人每年服藥逾百顆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30研究指出,國內六成胃食道逆流患者合併夜間症狀,半夜嘔酸水、火燒心,影響睡眠品質,造成睡眠不足,隔天精神不濟,導致工作能力下降,甚至引發焦慮及憂鬱。 -
國人食道癌人數倍增 微創電燒療法縮短恢復期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55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與10年前相比,國人罹患食道癌人數增加2倍,為十大癌症死亡率增幅第1名。由於病人平均活不過60歲,食道癌又被稱為「短命癌」。 -
年節飲食無度 當心胃食道逆流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29奇美醫學中心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謝秉欣表示,拜許多電視成藥廣告之賜,胃食道逆流可說是國人最熟知的食道疾病。最常見的胃食道逆流症狀就是三餐飯後、躺平或是彎腰時胸口灼熱或是俗稱的火燒心。
-
飲食少纖維且不明腹痛 當心憩室炎作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46一名49歲患有糖尿病及腸躁症男子,一年前大腸鏡檢查發現乙狀結腸憩室,最近因左下腹痛持續1週而就醫。門診檢查他左下腹局部腹膜炎症狀,白血球升高,腹部超音波發現憩室發炎所造成的膿疱,所幸施以抗生素治療後痊癒。 -
考季壓力大 當心潰瘍性結腸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968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常務理事邱正堂醫師表示,近來考生因緊張壓力大導致腹痛、腹瀉的情況劇增,腸胃科門診諮詢量比平時高出三成,部分患者起初誤以為是大腸急躁症、腸胃炎或是痔瘡,進一步診斷後才發現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
-
孕媽咪B肝帶原 寶寶接受疫苗非終身免疫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385專攻流行病學與肝炎研究的馬偕醫學院生物醫學研究所教授王豊裕表示,這項研究時間長達10年,高達8900人參與,研究結果發現,在全面性嬰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計畫下,母親為B型肝炎e抗原(HBeAg)陽性或表面抗原(HBsAg)高濃度時,其子女的表面抗原呈陽性的機率率高達15%,是一般人1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