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肝衰竭
-
C肝轉肝癌風險 中研院研發公式可預測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018研究發現,C肝患者若是柴肝(肝纖維化越嚴重)、熟齡(40歲以上)、病毒多(血液中C型肝炎病毒量高)、染難治基因(第1型)、肝功能指數高,則未來罹患肝癌風險會大增。 -
肝炎放著不治療 小心真「爆肝」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157彰化基督教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任蘇維文表示,許多民眾雖知自己罹患B、C肝,卻因為沒有症狀就認為無須就醫,不過,研究顯示,有15%至40%的慢性B肝患者會引發肝硬化、肝衰竭或是肝癌,約有二至四成死於慢性肝病。 -
藥害救濟15年 賠償金額逾4億元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6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戴雪詠呼籲民眾,用藥後若發生喉痛、口腔潰爛、皮疹等症狀,很可能為藥品不良反應,宜立即回診就醫,考慮是否停藥。 -
低溫救命! 減輕器官缺氧後遺症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830此外,去年德國車神舒馬克滑雪跌倒重創頭部,接受低溫療法減輕腦壓,脫離昏迷。韓國三星集團總裁李健熙日前心臟病突發,術後也是靠低溫療法,減輕腦缺氧後遺症。 -
健康危機》當心「肝包油」將提高致癌風險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964為何會得到脂肪肝?除了酒精、藥物及先天代謝性疾病之外,上面提到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症、代謝症候群等似乎是最重要的原因,這些狀況通常會導致體內胰島素抗性增加,肝臟出現過度脂肪堆積(尤其是三酸甘油脂),之後肝細胞膜脂質出現過氧化現象,並誘發細胞激素產生且造成肝臟發炎反應及纖維化。 -
長期「肝包油」恐罹癌 醫師:減重可改善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993雅得麗生活診所許順菖醫師表示,脂肪肝就是俗稱的「肝包油」。一般來說,只要肝臟所含的脂肪量超過整個肝臟的5%以上,就稱為脂肪肝。許多民眾在健康檢查時,發現肝指數GPT偏高,進一步做肝臟超音波檢查,才發現自己罹患脂肪肝。許順菖醫師更指出,台灣的成人約三分之一有脂肪肝,每10個肥胖者之中更有8個人有非酒精性脂肪肝,近年來脂肪肝的盛行率已超過國人熟知的B型及C型肝炎。
-
解救肝硬化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新發現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77由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施壽全與眼科資深主治醫師曹友平率領的研究團隊發現,「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胜肽中,PEDF 34型短胜肽可抑制肝臟星狀細胞活化,不僅能減少肝纖維化,還可減緩肝硬化;PEDF 44型短胜肽則能直接刺激肝臟幹細胞增殖,幫助肝臟自行修復。這項研究結果已刊登於《美國病理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並獲得美國專利。
-
亞洲首例! 台大機器手臂成功活體捐肝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769台大醫院外科部醫師吳耀銘表示,接受換肝的患者是50歲吳先生,患有多囊性肝合併肝衰竭,並產生大量腹水,以致腹圍撐大到118公分、如同孕婦,肚臍還凸出垂在肚前,所幸22歲的兒子及時捐出自己60%、800公克的右肝組織,才得以順利換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