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肩頸痠痛
-
主婦熱愛拳擊有氧!竟罹患五十肩 專家建議應多元運動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0740歲林小姐是名家庭主婦,平時熱愛運動,這些年來會到健身房上拳擊有氧課程,保有不錯身材。但她年初發現左邊肩膀有異狀,左手上舉就覺得疼痛,連扣內衣、梳頭髮都成問題,就醫檢查後確診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正是俗稱的「五十肩」。 -
肩頸勞損可分2種!預防掌握4大原則 醫師提供1招緩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687現代人生活中習慣依賴3C,長時間低頭滑手機、不良姿勢使用電腦,衍生不少肩頸痠痛等困擾。1名50多歲中年男性,因為後頸枕部脹痛、眼眶酸脹、耳鳴、頭暈、頭痛及自律神經失調等症狀,剛開始前往大醫院看了不少科別,做了許多檢查症狀仍持續,最後由骨科醫師將錯位的頸椎關節矯正復位,再利用增生療法強化穩定頸椎結構,搭配針刀技術放鬆沾黏筋膜,後續配合復健伸展運動、避免不良姿勢,症狀已大幅改善。 -
3旬OL低頭族頸椎退化長骨刺 增生治療助恢復不必開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1330多歲職業婦女,因工作關係長期需要低頭,飽受肩頸痠痛之苦。檢查發現頸椎退化長骨刺且椎間盤也有脫水之情形。台中市長安醫院復健科陳音翰醫師表示,退化性疾病近幾年來在年輕族群中也相當常見。採用增生治療,將促進組織修復的藥物直接打進受損結構配合超音波導引讓這些藥物直達患處,達到最好的效果。整個療程視患者嚴重之程度、修復能力及選擇的藥物而定,大約須施打3至6次不等,治療成功率約7至8成,對於那些做傳統復健效果不佳,沒有時間長期復健,或是不想開刀的患者,更是適合選擇此種治療。 -
低頭族注意!肩頸痠痛、手麻症狀 恐脊髓空洞症找上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891名27歲從事視覺設計的年輕女子,因長時間低頭繪圖,去年開始感覺到肩頸痠痛,甚至偶爾會出現手部麻痺,「筆都拿不穩」,經轉診至醫院安排核磁共振,赫然發現竟是脊髓空洞症,雖然還未嚴重到必須開刀手術治療,但醫師仍建議後續必須定期追蹤,同時務必要減少低頭時間,以及維持正常姿態,以免症狀持續惡化。 -
常聳肩、打電腦肩肌發達成「大隻妹」 1招找回美人肩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530多歲護理師「小美」因為長期聳肩、低頭打電腦,以致肩膀肌肉突出,虎背熊腰,被虧「大隻妹」,讓她盡失女人味。整形外科醫師表示,咀嚼肌發達,打肉毒桿菌可以消除國字臉,如肩膀兩側的「上斜方肌」太威武雄壯,也可透過肉毒桿菌,找回美人肩。 -
教師長期寫黑板!手痠麻治頸部無效 醫師:關鍵在肩膀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905長安醫院復健科醫師詹益承強調,頸部問題很常傳導至肩膀,故十分容易忽略肩膀的檢查治療,這時要藉由有經驗的醫師詳加檢查並正確的找出病因。 -
肩頸痠痛、張嘴時卡卡響 恐是顳顎關節疼痛症候群作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641名張小姐在清明連假結束後,發現自己近日常有肩頸酸痛,張口時耳前會發出「卡、卡」聲響,吃飯和說話時臉頰疼痛異常,上課無法專心,容易失眠、焦慮…等症狀,求診後確認罹患「顳顎關節疼痛症候群」。 -
健步如飛阿嬤突不能走非中風! 竟是頸椎血塊壓迫造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469高齡74歲的「阿琴嬤」,平時身體健康硬朗,但最近時常感到肩頸痠痛,因此常去按摩針炙。某天早晨起床時忽然右腳無力、嚴重步態不穩無法行走,於是趕緊打電話叫救護車,緊急送到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就醫。阿琴嬤到院時已嚴重到解小便困難,必須放置導尿管。急診醫師緊急安排頸椎磁振造影,確診為頸椎硬腦膜外病灶壓迫脊髓神經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