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肺動脈
-
過馬路很喘恐是「肺動脈高壓」! 積極治療可與之共存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3765月5日是世界肺高壓日,為提升大眾和自體免疫疾病病友對於肺動脈高壓的認知,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肺動脈高血壓關心協會宣導如何透過「喘咳血腫暈」口訣與簡單的「PK小綠人」自我檢測法,幫助病友及早發覺肺動脈高壓的警訊,進而就醫檢查與治療。 -
糖尿病患腳腫脹穿不下鞋 血栓差點送命這方法找回生機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030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張嘉修表示,這位患者應該是因為本身有糖尿病的尿多症狀,加上平常喝水量不多,就容易造成大量脫水後,形成血液濃稠而引起下肢靜脈血栓。靜脈血栓是因病態性血塊形成,導致血液回流不良,而產生肢體腫脹、疼痛,還容易併發蜂窩性組織炎引起敗血症,若血栓脫落流回心臟的話,甚至可能造成肺動脈栓塞而喪命。 -
肺動脈高壓易致命 「PK小綠人」線上揪病灶只要3分鐘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55台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黃文男表示,肺動脈高壓就是「肺動脈的高血壓」,因為壓力過大導致心臟必須更努力工作,才能將血液送出,當壓力越來越高,心臟負荷就會更重。當肺部血液供給不足,患者容易因缺氧而呼吸急促、疲倦。 -
氣溫驟降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下肢靜脈曲張未控制恐栓塞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972足踝外科醫師朱家宏指出,下肢靜脈栓塞於常見於須久坐久站族群,這類族群因工作需常久坐、且少時間喝水,增加靜脈回流阻力,當長時間充血膨脹的靜脈疲乏鬆弛,即「靜脈曲張」,血液到此容易滯留形成血塊或血栓,若隨著血流塞住下肢靜脈,腿部會莫名脹痛變色,假如未加以控制或進一步治療,血栓受血流推動回到心臟、進入肺循環造成肺動脈栓塞,就可能引發心肺衰竭,猝死風險高。 -
心室中膈缺損免開刀! 導管關閉手術造福大新竹區病患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625傅俊閔表示,人的心臟有2個心室,左心室負責體循環,右心室負責肺循環,由心室中膈隔開2個心室,心室中膈若是有破洞,就是所謂的心室中膈缺損,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心室中膈缺損,會造成血流從左心室經缺損流到右心室,聽診會聽到明顯的心雜音。一般在安排小朋友健康檢查時的基本聽診,若聽到明顯心雜音,就會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即可正確診斷此疾病。 -
呼吸猛喘診斷為嚴重肺栓塞 超音波震碎血栓導管保住命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70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週邊血管科主任張育晟表示,患者為來台工作20年的外籍男子,從事汽車零件買賣,本身中文流利,日前因送貨過程突然覺得呼吸喘,趕緊至家醫科門診,經轉介至心臟內科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右側心臟壓力上升,且壓迫左側心臟,判斷狀況不單純,趕緊轉往急診進行電腦斷層檢查,確診為雙側嚴重肺栓塞,經緊急放置雙側EKOS超音波震碎血栓導管治療後,才脫離險境。 -
天生心裡「缺了一塊」 活動微喘檢查發現心房中膈缺損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943傅俊閔醫師表示,正常人左心房與右心房互不連通,由心房中膈隔開。若是心房中膈有破洞就稱為心房中膈缺損,這是一種「先天性心臟病」。心房中膈缺損會造成血液經此破洞從左心房流到右心房、右心室再到肺動脈,導致右心室與肺動脈擴大而產生活動耐受性降低、容易喘等右心室衰竭症狀,甚至可能導致肺動脈高血壓等嚴重併發症,需要積極治療。 -
兒童篩檢時發現孩子有心雜音 這2大類型可判斷嚴重性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553現年4歲的小米是個活潑好動的小女孩。這天下午,媽媽憂心忡忡的帶著小米前往診間。原來小米在學齡前兒童整合性篩檢中被醫師聽見心雜音。小米的媽媽表示,過去從來沒有聽其他醫師提過這樣的狀況,她也一直都是吃得好又睡得好的孩子,和同學玩耍時也從來沒有聽她提起任何不舒服。